冷兵器時代,槍被譽為“百兵之王”。
古話說得好,不見大槍百兵強,一見大槍百兵亡。
長槍的威力毋庸置疑。
趙安在上都外圍,率領一百精兵強將快攻怯薛軍時,用的正是長槍。
他最擅長使用的雖是腰刀,但那種長槍在手,猶如長龍翻身,巨蟒橫掃,叱吒四方的感覺,是腰刀無法帶給他的。
而楊家槍所推崇的槍扎一條線,乃是平直扎出。
這種出槍方式路線最短,快如閃電,讓人防不勝防。
另外,長槍從中路進攻,要防開敵方的兵器,肯定要與槍桿交叉。
這不但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兵器的長度,也有利於長槍的防守反擊。
趙安看了許久,發現持槍兵卒有點本末倒置了。
他們過於追求楊家槍中那些變幻莫測的招式,有點忽略最基本的槍扎一條線了。
這哪行?
不過他也沒有急著指出來,而是讓人搬來十個披重甲的稻草人,一字排開,然後拿起一根長槍,握住槍根,使其緊靠腰間,雙腿微屈,讓槍尖正對稻草人的胸腹之間,極為標準地平直扎出。
如此重複了一遍又一遍。
不知疲倦,不覺乏味。
將士們全都停止攻防,聚精會神地看了起來。
那些手持長槍的兵卒還情不自禁地跟著比劃。
“嗷!”
趙安把這看似最簡單的動作重複了數百遍之後,突然大吼一聲,槍出如龍,一槍刺在了稻草人的胸腹處。
“譁……”
剎那間,眾兵皆是驚呼不已。
因為趙安竟站著不動,原地發力,使用長槍破了重甲!
要知道這可不是騎兵衝鋒,有那股子強大的衝擊力在,在這種情況下想要用長槍扎破堅固的重甲是難以想象的。
他卻做到了!
不愧是當世戰神!
然而,數息後,更讓他們震驚的事情發生了。
趙安又移步破了第二個稻草人的重甲。
可惜槍頭也壞了。
趙大餅看得熱血沸騰,立即讓人拿來長槍。
“破!”
“破!”
“破!”
“全給本王破!”
……
趙安青筋暴起,吼聲陣陣,雖然又折損了幾桿長槍,但是剩下的稻草人也都被他破甲。
也就是說,他利用原地發力的方式,在短時間內,連破十副重甲!
如果長槍的質量足夠好的話,他用的時間必然會更短……
“大哥!”
趙大餅都要語無倫次了:“你你你……你現在也太強了!難怪蠻橫了數百年的韃子都被你給打得沒脾氣了!相信你也能把這些倭寇給打得屁股尿流!”
“王爺神武!!!”
將士們都是扯著嗓子,可了勁地歡呼。
趙安拍拍手,示意他們安靜道:“你們剛才也看到了,哪怕是最簡單的動作,也能爆發出驚人的威力。”
“槍扎一條線是楊老槍法的基礎所在,基礎打不牢,會的招式再多也沒用。從今天開始,長槍兵只練這一招,而且每一下都要做到動作標準,拼盡全力。若是覺得堅持不了或者枯燥乏味,本王現在就可以換人!”
“還有,三天後本王將親自考核,考核不過關的將會被扣一年軍餉,三年內不得晉升!”
“……”
長槍兵聽到這話,頓時有種火燒眉毛之感,慌忙開練。
“大哥,論練兵,我和你比可是差遠了。”
趙大餅嘆聲道:“不過自從和長槍兵過招吃了虧以後,那些倭寇也多穿重甲了,長槍兵又沒有你這樣的破甲能力,導致對他們的威脅不如從前。”
趙安微微一笑道:“殺倭寇並非一定要破甲,非穿透性效果其實更重要,比如鈍擊傷害、擊倒和控制戰場等。”
“何況除了長槍兵,還有狼筅兵、藤牌兵、立牌兵、钂鈀兵、火器兵,可以充分利用鴛鴦陣來打配合,殲滅他們。”
狼筅是用大毛竹製作,前端有用以刺殺敵人的鋒刃,尖銳如槍頭,竹柄部分保留著相互交錯的枝葉,末端有數層多刃形附枝。
再敷上毒藥,那便可以製成毒狼筅。
钂鈀是從農具演變來的兵器,形似馬叉,上有利刃,兩面出鋒,刃下橫兩,向上彎。
這種兵器既可以刺擊,也可以防禦,兼具矛和盾之用。
和倭寇對陣時,以狼筅為先鋒,牌盾左其下,長槍夾其左右,钂鈀大刀接應於後。
這樣便能相為倚靠,渾然一體,以奇制勝。
鴛鴦陣以十一人為一隊,使用長槍、立牌、藤牌、狼筅、钂鈀、腰刀、火器等,充分發揮各種兵器的效能,長短緊密配合,攻防兼備。
而且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作戰需要變縱隊為橫隊,變一陣為左右兩小陣或左中右三小陣,讓陣形靈活多變。
趙安一直都是個實用主義者。
既然戚繼光的這套對付倭寇的戰法很好用,他沒有棄而不用的道理。
只是誠如趙大餅所說,倭寇也在應對。
一般來說,百姓口中的倭寇指的是倭國的武士、浪人等組成的海盜集團。
隨著陳淮讓麾下兵馬披上了海盜的馬甲,充作倭寇,情況無疑變得更復雜了。
但如果僅是憑藉這些人的實力,他們是很難把觸角伸到洞庭湖一帶,並且完成對洞庭湖的掌控的。
不出意外的話,倭國早就偷偷下場了。
他們原本是想趁著韃子南下,分食大靖。
韃子退出江南,陳淮又改認他們為主後,他們肯定動了趁亂奪得整個江南的念頭。
倭國沒想到的是,趙大餅早已在江南暗中紮根,阻礙了他們的擴張。
可他們的野心膨脹至此,估計很難收回。
從奪取洞庭湖來看,倭國對江南的投入只會越來越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