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叔身旁的人正是趙叔的女婿,瓜子臉,身高一米七左右,帶著金絲眼鏡,穿著一身藍色運動衫,書卷氣十足。
劉小魚見過他幾次,還算熟悉。
他叫張雲卓,住在隔壁的雲城,每個月他都會帶著老婆孩子來老丈人家住幾天。
一是為了看看岳父岳母,二是為了跟老丈人釣幾天魚,因為在家的時候他老婆根本就不允許他碰魚竿。
因此,老丈人家就成了他心中最記掛的港灣。
吃過早點,劉小魚的五菱神車跟在一輛白色越野車的後面,一前一後的駛出了小區,穿過早高峰的車流,向著風城東北方向駛去。
云溪水庫是個中型水電站,距離風城差不多有兩百多里地,那裡山多,樹多,各種山泉也多,加上又建在山間,水溫低,水質也好,使得這裡的魚特別鮮美。
很多喜歡釣魚的人,開車大老遠的跑來,就是想釣幾條魚嚐嚐鮮。
但是現實總是特別殘酷,他們在這守好幾天,往往只能釣幾條小魚,為了回家交差,只好去周圍的鎮子買魚回家交差。
沿著國道一路向北行駛,丘陵地貌逐漸向著山地轉變,透過車窗,能夠看到高低不一的小山包,氣溫也變得涼爽起來。
差不多過了一個半小時,接近早上七點半的時候,兩輛車便到了云溪水庫。
沿著水泥公路走了沒多遠,車輛便拐進了水庫旁邊的一條土路上。
也就在這個時候,劉小魚的手機響了起來,是趙叔打來的電話:
“小魚啊,前面的這條路不怎麼好走,一定要開車慢點,千萬注意安全。”
“明白,我會注意安全的。”劉小魚回道。
雖然不知道趙叔為什麼會專門提醒,但是他知道,趙叔是個做事穩妥的人,連忙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開車向前走了差不多一兩分鐘,泥土路就變窄了很多,整個路面只有一個半車的寬度,一邊是陡峭的山石,一邊是水庫光禿禿的斜坡。
在這條路上稍微不注意,車輛就會衝進水庫裡。
好在,這樣的路只有一兩裡地的距離,走過去之後,路面就寬了起來。
順著泥土路一直向前行駛了差不多十分鐘,最終,兩輛車停在了一個農家小院門前。
小院是趙叔一個遠房親戚看果園建的房子,此次,成了他釣魚的落腳點。
聽到了車輛的動靜,小院的門從裡面開啟,走出來一個五十多歲,略有些胖的中年大嬸。
她掃了一眼車上下來的三個人,笑了:
“誒?咋來的這早呢,我還當是你們中午頭才能到呢,快進屋坐吧。”
趙叔連忙從車上拿下來一大堆酒,水果,酸奶和滋補品等禮盒,提在手裡,領著劉小魚和張雲卓向小院子裡走去。
“為了釣魚,早上六點我們就出門了,這不是想多釣一會兒魚嘛。”趙叔笑道。
“真不知道釣魚有甚意思,想吃魚,直接買個網一抓一大堆,費勁舉著個魚竿坐一天也弄不到魚,也不怕人家笑話”中年大嬸笑道。
“誒呀,用網那多沒意思,沒技術含量,用魚竿把魚弄上來,那才算是真本事。”趙叔道。
“我說不過你,我就覺得你們這些人吃飽了撐的。”大嬸在前面帶路,嘴裡埋怨道,“以後來,別帶東西了哈,再帶東西,就不讓你來了!”
趙叔嘿嘿笑了起來,連忙點頭:“下次一定,下次一定。”
進了小院,三人也沒進屋,直接坐在了葡萄架下的石桌前聊起了天。
“老姐,我來的路上,咋沒看見有釣魚的人呢,下面的水庫不讓釣魚了?”趙叔疑惑的問道。
中年大嬸把沏好的茶放到石桌上,做了個聳肩的動作:
“可別提了,你來的路上,路最窄的那個地方,那一片的水裡淹死了人,釣魚的人都跑到水庫其他位置了。”
“嗨,這也不至於魚都不釣了啊,這有什麼好怕的,這都不是真釣魚人。”趙叔不以為然的道。
“你不知道,有一輛車直接衝進了水庫裡,裡面的兩個人都泡浮囊了,上個星期才撈上來。”
“據說人死了一個多星期,還是幾個釣魚的人看見水裡有一輛車,報了警,要不然沒人知道。”
中年大嬸連說帶比劃,描述的很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