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雞的打鳴聲在寂靜的村子裡此起彼伏地響起。
第二天大清早,王清麗就起了床開始給兩個兒子忙活起來。
她手腳麻利地給兩個小傢伙換上了乾淨的薄棉衣棉褲,又細心地另外準備了一套換洗衣裳,疊得整整齊齊放在一旁。
餘坤安也沒閒著,他挑了件利落乾淨的衣服換上,整個人顯得精精神神的。
這時,伙房裡已經飄出了陣陣米香,餘奶已經把稀飯煮好了。
“阿孃,您得空的時候,拿麥子去鎮上面條廠換點麵條回來唄。您瞧瞧,
天天早上不是稀飯就是洋芋,吃得人嘴裡都沒味兒了,我饞麵條都饞好久了。”
餘坤安一邊攪和著碗裡的稀飯,一邊忍不住唸叨起來,他是真想念那麵湯里加上冒子後吸溜吸溜吃麵條的暢快勁兒。
他們這兒的人,很少自家擀麵條吃,都是拿小麥去鎮上的麵條廠“以麥換麵條”。
一斤麥子能換六兩面條,不過還得額外加五分錢的手工費。
“就你事兒多,吃都堵不住你的嘴,還挑三揀四的,有得吃就不錯了。”
餘母正忙著給他們綁要帶到丈母孃家去的母雞,她把母雞綁得結結實實得,然後麻溜地裝進麻袋裡,頭都沒抬就懟了餘坤安一句。
“呵呵,一會我讓你大哥背麥子去換。”老太太坐在一旁,樂呵呵地接話道。
一家人吃完早飯,餘坤安背上揹簍,裡面裝著精心準備的布料、紅糖、瓶裝酒,還有那隻被綁得結結實實的母雞。
然後把大兒子余文源穩穩地架在脖子上,小傢伙興奮得哈哈直笑,雙手緊緊地抓著餘坤安的頭髮。
王清麗則揹著小兒子,一家四口直接就往院門口走去了。
“清麗,你們回去的時候,幫我跟親家問個好,讓他們得閒的時候來家裡坐坐。”餘母一直把他們送到院門口,還不忘叮囑。
“好嘞,知道了。”餘坤安應著,腳步不停。
王清麗的孃家在清峰鎮王家院子村。從他們村出發,得先走到他們鎮上,然後坐四十來分鐘的車到清峰鎮,下了車還得再走半小時左右的山路。單靠步行,估計和走路去縣裡花的時間差不多。
以前王清麗回孃家,那都是緊趕慢趕的,下午才能到。到了孃家,歇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又得急急忙忙往回趕,就像打仗似的,根本沒時間好好和家人說說話。
這次,他們打算直接在鎮上坐車,能省不少力氣。
走到田壩村,正巧碰到趙前進開著拖拉機“突突突”地往鎮上拉貨。
餘坤安眼睛一亮,趕忙遞煙:“前進哥,捎我們一段唄?”
趙前進爽朗一笑:“上來吧!”
餘坤安帶著妻兒爬上車斗,兩個小子興奮得又蹦又跳,這可是他們頭一回坐拖拉機呢。
可沒一會兒,揚起的灰塵就把他們包圍了,嗆得直捂口鼻,眼睛眯縫著,早上那股興奮勁兒蔫了大半。
很快到了鎮上,他們找到專門往返兩個鎮的車。
交了車費,一家人擠在車上晃悠了四十多分鐘。下車時,兩個小傢伙徹底蔫巴了,軟綿綿地靠在王清麗身上,不過懂事地沒鬧騰。
……
費了好大一番功夫,總算是到了王家院子。走進村子,一路上,王清麗和相熟的人打著招呼,腳步匆匆地往孃家趕。
還沒走到家門前,那棵矗立在院子中的柿子樹便映入眼簾。枝頭掛滿了紅彤彤的柿子,宛如一盞盞小巧玲瓏的紅燈籠,特別喜人。
剛到門口,王母就笑著迎出來,快步走到王清麗身旁,輕輕接過余文洲:
“阿安也來啦,快進屋歇會兒!人來就好,帶這麼多東西幹啥,多見外呀。”
“娘,都是應該的,好長時間沒來了。”餘坤安笑著回應。
王母招呼他們進屋,小心地把外孫放椅子上,轉身忙碌起來。
她先給每人倒了一碗溫熱的糖水,又端出一竹籃新鮮的柿子:“先吃點墊墊,等會兒還有好吃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