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來到村委,先是將馬車趕到牲口棚,把馬車還給了老趙,還特意將那條魚送給了他,以表謝意。
接著,他們又去辦事處交了租借馬車的5毛錢,和村會計簡單打了聲招呼,便匆匆往家趕去。
他兩人往回走的時候,路過一片樹林,一群孩子在林子下追跑玩鬧,也不覺得餓或渴的,一個個身上臉上都是灰土和汗,還笑得那麼歡樂。
他們家幾個小孩,也正圍坐在一起,用草葉、樹葉和破舊的爛瓦片,熱熱鬧鬧地玩著“過家家”的遊戲。
余文洲年紀最小,模樣乖巧地坐在中間,扮演著家裡“小孩”的角色。其他孩子則一本正經地當起了“長輩”,什麼“阿爺”“阿奶”“大伯”“二嬸”,家裡能有的稱呼,全被他們派上了用場。他們一會兒“做飯”,一會兒“話家常”,有模有樣,彷彿真的置身於一個溫馨的小家庭之中。
餘坤安站在一旁,嘴角噙著笑,靜靜地看著這一幕。
他不禁在心底感嘆,“過家家”這個遊戲,就像一顆神奇的種子,從未經過刻意的推廣普及,卻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歷經歲月的洗禮,依舊風靡全國,成為孩子們心中永不褪色的經典遊戲。
兩人在一旁站了好一會兒,餘坤清臉上笑眯眯的,忍不住蹲下身去,饒有興致地看著孩子們“切菜做菜”。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互相稱呼著“老頭子”“孩子他爹”,那稚嫩的聲音裡滿是童真與歡樂。
“哎呀,安子,你們家這群孩子可太逗人了!”餘坤清忍不住開口誇讚道。
這一聲誇讚,才讓一群沉浸在遊戲中的孩子注意到了他們。
“老叔,你和阿清叔釣到魚了嗎?我們晚上有魚吃嗎?”余文澤像個小大人似的,一下子從地上站了起來,眼睛亮晶晶地望著餘坤安。
其他孩子聽到“魚”這個字,也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眼巴巴地盯著餘坤安,那渴望的小眼神,彷彿能穿透他的身體。
“釣到好多魚呢!這可多虧了你們挖的蚯蚓,晚上就燉魚肉給你們吃。”餘坤安笑著,伸手輕輕彈了彈二侄子余文澤的腦袋。
說著,他彎腰拎起旁邊還乖乖坐著當“小孩”的小兒子,招呼道:“走了,回家了。”
隨後,又扯著嗓子,對著其他幾個孩子喊道:“都跟我先回家吧,玩了這麼久了,一個個曬得跟小黑炭似的,還髒得像泥猴,趕緊回去洗洗乾淨。”
吆喝著一群孩子進了院子,孩子們的目光瞬間被拴在柱子上的兩隻小豬崽和水池裡的魚吸引住了。
他們興奮得像一群嘰嘰喳喳的小麻雀,一會兒圍著豬崽左看右看,一會兒又跑到水池邊轉個不停,嘴裡還不時發出陣陣驚歎聲。
餘坤安看著孩子們這副模樣,也沒去管他們,任由他們盡情地撒歡。
此時,他只覺得嗓子幹得冒煙。他大步流星地走進伙房,抄起搪瓷缸,仰起頭,“咕咚咕咚”地猛灌起來。
喝完,他順手將搪瓷缸遞給餘坤清,餘坤清也如他一般,接過搪瓷缸,也大口大口地喝著。
等兩人稍稍緩過勁兒來,餘坤安的目光落在了桶裡的魚上。
經過一下午的奔波,魚兒們早已沒了先前的活力,正有氣無力地漂在水面上。
他扭頭看向餘坤清,說道:“阿清,還有幾條魚呢,你再拎兩條回去唄。”
餘坤清擺了擺手,說道:“我家裡人少,這大熱天的,魚放不了多久,吃不完就壞了。之前我提回去的已經夠了,剩下的這幾條魚,你看著處理吧。我得先回去了。”
餘坤清說完,他拿起之前分給他的那份包子,和在院子裡忙活的老太太打了聲招呼,便匆匆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