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幾個孩子安排妥當後,餘坤安看看時間還早,便拿了鋤頭準備去地裡。
餘奶追上來,給他遞了個草帽,說道:“太陽太大了,你把草帽帶上,可別曬脫皮了。”
餘坤安接過草帽戴上,徑直往地裡走去。
“安子回來了。”餘大哥先看到了他。
“嗯,今天回來得早。大哥,水田還剩多少沒種上油菜種了?”他應著餘大哥的話。
餘大哥指了指面前一塊地說:“沒剩多少了,都快種好了。阿孃還說,種完今天這油菜籽,
就去水澆地和山地那邊,把之前翻出來的草根燒了,今晚把麥種泡上,明天就能去種冬麥了。”
“嗯,那快了。”餘坤安說著,也走進地裡開始忙活起來。
幾人分工協作,幾個男人用鋤頭從田間的一頭開始,按著一畦2米寬左右打畦,每畦間隔15-20公分左右,留出足夠的走道,方便後續在田裡照管、灌水、清排水溝。
餘母則在他們整理好的地上撒上菜種,幾個兒媳在她身後用鋤頭淺淺翻動土壤,不用翻得太深,能覆蓋住油菜種就行。
幾人配合默契,幹活的速度很快。將近下午5點左右,水田的油菜種就都種好了,只等以後定期來照管。
餘父、餘母帶著幾個兒媳先回家去了,餘坤安哥三個則拐到水澆地那邊,準備先把草木灰燒出來。
要是今晚來得及的話,還要挑些糞水和燒出來的草木灰拌上,明天就可以撒在麥壟裡當肥料了。
哥三個把幾塊地裡的乾草根都攏到一堆,點上火。然後餘坤軍、餘坤志去挑糞水了,留下餘坤安在地裡看著火。
餘坤安找了個樹蔭下的石塊坐下,看著不遠處其他家的地裡也都冒起嫋嫋青煙。
微風吹過,帶來一片涼爽。
他的目光不經意間落到了竹林側邊的一個小山坡上,那山坡地勢不高,屬於大蒙山比較外圍的邊緣山體,上面長滿了青岡樹、櫟類、水青樹和松樹等,還有好些低矮的灌木。因為有大蒙山遮擋,比較背陰。
餘坤安心裡一動,覺得這地方正適合種植天麻。
他們村的山,只要沒有開荒出來的,都沒有分到村民家裡,還是屬於集體資產。像這樣沒開荒的山地還有很多。
他心裡暗暗記下這件事,打算等有時間的時候去村委仔細問問關於承包山坡的具體情況。到時候承包山地來,不止可以種天麻,還能種黃精、重樓等草藥。種這些藥材可比種田收入高多了。
想到這裡,他對以後的發展方向又清晰了不少。
看著火堆中間燒得差不多了,他拿了一根長木棍過去,把邊緣沒有燒到的草根都攏到火心裡,再把被壓實的地方撬了撬,這樣火更容易燃燒。
沒過多久,餘大哥兩人也各挑著糞桶過來了。
幾人又等了一會兒,等草根全部燒完,用鋤頭揚了點土進去把火熄滅,然後在火堆中間刨了一個坑,把糞便倒進去,拌好草木灰,這才各自拿著工具回家。
這時,太陽已經落山了。
回到家,餘母他們已經做好飯,正等著哥三個呢。
餘大嫂李美花看到餘坤安他們幾個,忙端了盆水過來,讓他們擦洗臉和手,還笑著說道:
“今天回家裡,難得還看到孩子都在家裡,我還想著出什麼事情了,問了他們才知道,安子你給他們買了小人書,還叫他們數數呢。”
“安子,你這個老叔當得可真稱職哈。”餘二嫂在旁邊附和道。
“呵呵,昨天他們去水邊玩,我想著不安全,還不如給他們找點事情做做,還能給他們啟蒙識字…明年2月份就可以直接把幾個大的都送到學校去了。”
“還是安子想得周到。”餘二哥笑著說。
等他們洗完臉和手,眾人都圍坐在一起吃飯。
餘父坐著問道:“老三,我回來的時候在桌子上看到好大一摞書,你買這些回來是做什麼用的?當初讓你好好讀書,趕都趕不進去學校。”
餘父只上過幾天村裡辦的掃盲班,就認識幾個字和他的名字,所以他也不知道餘坤安買了些什麼書。
“阿爹,我買了詞典還有簡單的識字書,都是給孩子的。還買了兩本中草藥的書,一本是教人認識草藥的,還有一本是教人種植草藥的。”
“安子,還有教我們挖草藥、種草藥的書啊。”李美花聽了,好奇地問道。
“嗯,都有的,都是些常見的草藥。”
“那還挺好的,以後見到了值錢的草藥也不至於不認識了。”餘大哥說道。
“對了,清麗,一會你給我8塊錢,今天買書錢不夠了,我跟阿清借了8塊錢才湊齊。”
提到書,餘坤安就想起他跟餘坤清借的錢,轉頭對王清麗說道。
“好的,吃完飯給你拿。”王清麗正抱著小兒子吃飯,聞言抬頭回道。
“清麗,不用你給安子,這錢是買書的,得從公中出,一會我給安子。”餘母聞言說道。
“好。”餘坤安應道。
餘大哥、餘二哥都認識字,不過也只上了小學三年級就沒再上了。
餘父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很看重,他覺得家裡的孩子能認書識字很重要,否則要一輩子呆在這餘灣村裡,都不敢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就這樣,一家人圍著桌子,邊吃邊聊,氣氛溫馨而融洽。
吃完飯,收拾完碗筷,餘母就去把明天要種的麥種先浸泡上,然後把裁剪好的布料拿出來,順手遞給餘坤安8塊錢,幾個女人開始縫起衣服。
餘坤安把做好的木馬拿出來給幾個孩子玩,然後去餘坤清家還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