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黑狗嶺炮樓回來後。
負責輕點繳獲戰利品計程車兵,正仔細地登記著每一筆收穫。
“營長!您看這個!”那士兵跑過來跟張峰彙報有新發現。
“王海說,他從炮樓指揮官的床鋪下,拖出一個被燒焦了一角的鐵皮箱子。”
“箱子被撬開後,裡面除了幾件鬼子軍官的私人物品和一些零散的軍票外,還有這一本被油紙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小冊子。”
張峰接過冊子,小心地開啟油紙。
裡面是一本手寫的日記,字跡潦草,夾雜著一些簡單的符號和地圖草稿。
“這是……”張峰的眉頭微微一挑,他的日語水平雖然一般,但配合系統自帶的“初級語言精通”,勉強能看懂大意。
更重要的是,他的“心眼洞察”在接觸到這本日記時,隱隱傳來一種特殊的波動。
“讓懂日語的同志過來。”張峰吩咐道。
很快,一名從俘虜兵中轉化過來的,略懂日語的帶眼鏡士兵被叫了過來,在馬燈下仔細辨認起來。
“營長,這本日記的主人,好像是黑狗嶺炮樓的指揮官,一個叫山田的曹長。”那名戰士邊看邊翻譯,“裡面記錄了他的一些日常瑣事,還有……抱怨和不滿。”
“繼續看,找重點。”張峰沉聲道。
隨著眼鏡翻譯的進行,張峰的表情逐漸變得凝重。
這本日記裡,除了記錄山田曹長對上級軍官的腹誹,對戰爭的厭倦外,還斷斷續續地提到了一些關於物資調配和運輸的資訊。
其中,有一段特別引起了張峰的注意。
“……今日又有大批‘特殊物資’運抵平定縣城……憲兵隊戒備森嚴……似乎與‘櫻花計劃’有關……真是麻煩,連我們這些外圍據點都要加強警戒,防止‘土匪’襲擾……”
“平定縣城?‘特殊物資’?‘櫻花計劃’?”張峰咀嚼著這幾個關鍵詞。
平定縣城距離青石峽根據地並不算太遠,直線距離大約五十公里,是日軍在這一帶一個比較重要的後勤節點和兵力集結點。
“這個‘櫻花計劃’是什麼?”張峰問眼鏡翻譯。
眼鏡翻譯搖搖頭,“日記裡沒有具體說明,只提到了這個代號,山田曹長似乎也只是一知半解。”
就在這時,馮嘯天帶著一名風塵僕僕的漢子走了進來。
“營長,這是我們在外線發展的‘貨郎’老孫,他有重要情報。”馮嘯天介紹道。
那名叫老孫的貨郎,看起來四十多歲,飽經風霜,但眼神卻透著精明。
他常年挑著貨擔遊走於各村鎮,是秘密通道情報網路中的一個重要節點。
“張營長,”老孫拱了拱手,壓低聲音道,“小的最近在平定縣城一帶活動,發現了一些不尋常的情況。”
“哦?說來聽聽。”張峰示意他坐下。
“是。最近幾天,平定縣城的鬼子突然加強了戒備,特別是城東的一個大倉庫,以前是晉綏軍的糧庫,現在被鬼子佔了。那裡裡三層外三層都是鬼子兵和偽軍,連只蒼蠅都飛不進去。”
老孫頓了頓,繼續說道,“我還看到,有不少蓋著帆布的大車,在深夜裡被運進那個倉庫。看車轍印,那些東西很沉重。”
“大倉庫?深夜運輸?重物?”張峰的心頭一動,將山田曹長的日記和老孫的情報聯絡起來。
“你有沒有打聽到,那些是什麼東西?”張峰追問。
老孫搖搖頭,“鬼子防範得很嚴,不讓靠近。不過,我偶然聽到一個喝醉了的偽軍頭目吹牛,說倉庫裡存放的都是‘寶貝’,是給‘大人物’準備的,要是出了差錯,他們都得掉腦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