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會談,雖然沒有達成張峰部隊正式歸屬的協議,但雙方的關係無疑又進了一步。
八路軍高層對張峰的戰略價值有了更清晰的認識,而張峰也透過這次接觸,感受到了八路軍的誠意和遠見。
更重要的是,透過這次談話,張峰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擁有一塊穩固的後方據點,
對於一支長期在敵後作戰的部隊來說,是重要的。
這不僅僅是一個休養生息、補充兵員物資的地方,更是一個可以積蓄力量、圖謀長遠發展的根基。
離開八路軍的臨時指揮部,走在返回駐地的山路上,張峰的心中,已經開始悄然勾勒著未來據點的藍圖。
與八路軍高層代表的會面,為張峰的隊伍指明瞭一個遠期的方向。
雖然暫時沒有接受正式的收編,但建立一塊屬於自己的穩固後方據點的想法,卻在張峰心中愈發強烈。
這不僅是為了隊伍的長遠發展,更是為了在這場殘酷的戰爭中,擁有一個可以喘息、積蓄力量的家。
八路軍方面也向張峰提供了一些關於晉察冀邊區日軍兵力部署相對薄弱、地理環境複雜、且有一定群眾基礎的區域資訊。
經過仔細篩選和分析,張峰初步選定了位於太行山脈東麓,一個名為“青石峽”的區域。
此地山勢險峻,易守難攻,周邊村落稀疏,對於初期的隱蔽發展相對有利。
目標既定,隊伍便開始為轉移和建立穩固據點做著緊張而有序的準備。
情報收集、路線規劃、物資整備、內部思想統一……每一項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張峰深知,這次轉移不同於以往的戰鬥突圍,它關係到隊伍未來的生死存亡。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張峰決定派出一支精幹的偵察小隊,對青石峽及其周邊區域進行先期滲透偵察。
李勇、趙強以及新加入的馮嘯天,各自帶領一支小隊,化裝成行腳商人、獵戶等身份,分頭潛入目標區域。
他們的任務是摸清當地的地形地貌、日偽軍據點分佈、民情以及可能存在的各種地方勢力。
幾天後,各路偵察小隊陸續帶回了情報,匯總到張峰這裡,讓他眉頭微蹙。
情況比預想的要複雜得多。
青石峽地區雖然偏僻,但並非一片真空。
那裡盤踞著幾股大小不一的地方勢力。
有打著“保境安民”旗號的地方民團,實際上卻是地方劣紳控制的武裝,平日裡魚肉鄉里,對抗日並不積極,甚至與日偽暗通款曲。
有幾股佔山為王的土匪,打家劫舍,亦正亦邪。
更讓張峰警惕的是,有情報顯示,日軍似乎也注意到了這片區域的戰略價值,近期在該區域邊緣的一些原有據點,明顯加強了兵力,並有不明身份的人員頻繁活動,似乎在秘密構建什麼。
“看來,佐佐木那個老鬼子,不僅僅是想找到我們報復那麼簡單。”張峰看著地圖上標記出的一個個可疑點,眼神凝重,
“他可能也在下一盤大棋,想徹底控制這片山區,切斷我們與八路軍根據地之間的聯絡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