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擊戰的烽火,燒得佐佐木焦頭爛額。
而張峰,則在暗中佈下了另一顆重要的棋子,策反偽軍。
“偽軍,是日軍掃蕩的重要幫兇。”
“但他們中的大多數,並非鐵了心當漢奸。”
張峰在一次會議上,對李念鄉和負責政治工作的幹部說道。
“很多人是被逼無奈,或者貪圖一時的小利。”
“他們的戰鬥意志薄弱,忠誠度更是無從談起。”
“這是我們可以利用的薄弱環節。”
李念鄉深以為然地點點頭,“團長說的是,我以前在晉綏軍的時候,就瞧不上那些二鬼子,一打就散。”
“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給他們一個棄暗投明的機會。”張峰的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很快,一場針對偽軍的政治攻勢,在新據點周邊悄然展開。
印著“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回頭是岸,戴罪立功”、“優待俘虜”等口號的傳單,如同雪片般撒向偽軍的據點和駐防區域。
到了夜晚,熟悉鄉音的戰士,會摸到偽軍哨卡附近,用土喇叭進行喊話。
“對面的偽軍兄弟們聽著!”
“你們也是中國人,你們的爹孃妻兒都在後方盼著你們!”
“別再給小鬼子賣命了,他們把我們當牛當馬,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想想你們的良心,想想你們的祖宗!”
“放下武器,回到人民的懷抱,我們說話算話,保證你們的生命安全,願意回家的發路費,願意參加抗日的,我們熱烈歡迎!”
這些樸實而真摯的話語,如同重錘般敲擊在那些偽軍士兵的心坎上。
他們中的許多人,確實如張峰所料,並非心甘情願當漢奸。
有的是被抓壯丁,有的是為了混口飯吃。
在日軍的淫威下,他們敢怒不敢言。
如今,部隊的宣傳,像是一道光,照進了他們麻木的心靈。
“排長,昨晚又聽到八路喊話了,說得還真在理。”一個年輕的偽軍士兵,對他們的排長小聲說道。
那偽軍排長,名叫黃四海,三十多歲,原本是個小地主,被裹挾進了偽軍隊伍。
他聽了士兵的話,嘆了口氣,“唉,誰說不是呢?這日子,過得提心吊膽的。”
“聽說佐佐木恨透了張峰隊伍,然而他們那邊,對投誠過去的兄弟不賴。”另一個士兵湊過來說道。
黃四海瞥了他一眼,壓低聲音,“小聲點!讓日本人聽見,咱們都得掉腦袋!”
與此同時,張峰也在利用其他渠道進行策反。
之前戰鬥中俘虜的一些偽軍,經過教育後,有一部分表示願意反正。
張峰挑選了幾個機靈可靠的,讓他們帶著秘密任務,重新“逃回”偽軍隊伍。
這些人,成為了張峰安插在敵人內部的“釘子”。
他們利用各種機會,散佈部隊的政策,瓦解偽軍計程車氣,並秘密蒐集情報。
“報告團長,黃鼠狼那邊傳來訊息。”一名負責聯絡計程車兵向張峰彙報。
“黃鼠狼”是張峰給一名成功打入偽軍內部的戰士取的代號。
“他說,王家坪據點的偽軍中隊長王麻子,最近因為剋扣軍餉,跟手下的兵鬧得很僵。”
“而且,這個王麻子貪生怕死,據說跟日本人也有些齷齪。”
張峰聞言,嘴角露出一絲笑容,“好啊,這個王麻子,可以作為突破口。”
他立即指示政工幹部,針對王麻子的情況,制定專門的策反方案。
透過秘密渠道,一封署名“張峰”的親筆信,送到了王麻子的手中。
信中,張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既揭露了日軍的殘暴和漢奸的可悲下場,也指出了王麻子目前的困境。
同時,也給予了他戴罪立功、棄暗投明的機會和承諾。
王麻子看完信,額頭上滲出了冷汗。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