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便過去了十多天。
經過這段時間的系統整訓,隊伍的面貌煥然一新。
無論是老兵還是新兵,體能、紀律、單兵技能都有了顯著提升。
李勇手下的機槍手們已經能熟練操作繳獲的日式機槍,打出像樣的短點射;
林寶桂那幾個寶貝弟兄,也能像模像樣地架起擲彈筒,進行更概略射擊了;
李念鄉指揮的三排,在佇列和基礎戰術演練中,也逐漸展現出了老底子部隊的章法和韌性。
弟兄們的精氣神明顯不一樣了,眼神裡多了幾分自信和殺氣,不再是之前那種僅僅為了活命而戰鬥的疲憊和茫然。
隊伍的鐵血精神,在張峰潛移默化的灌輸和嚴苛的訓練中,開始在這支新生的隊伍裡生根發芽。
然而,欣欣向榮的表象之下,隱憂也逐漸浮現。
最直接的問題就是補給。
之前繳獲的彈藥和給養,在連番的戰鬥和這段時間的訓練消耗下,已經所剩無幾。
特別是子彈,實彈射擊訓練雖然效果顯著,但消耗也巨大。
糧食也開始變得緊張,光靠山谷裡有限的野菜野果和之前攜帶的乾糧,維持百人的消耗,顯然不是長久之計。
藥品更是捉襟見肘,陳醫生每天都在為一點點消毒酒精和紗布的發放而精打細算。
更重要的是,張峰深知,龜縮在這深山老林裡,雖然暫時安全,但無異於坐以待斃。
資訊閉塞,對外面的情況一無所知,就像是瞎子聾子,一旦日軍再次組織起大規模的搜剿,他們連預警的時間都沒有。
“不能再這樣等下去了。”
這天傍晚,看著訓練歸來的弟兄們,張峰心中暗下決心,
“我們必須主動走出去,搞清楚外面的情況,掌握主動權!”
當晚,張峰再次召集了李勇、趙強、李念鄉、林寶桂等骨幹。
“弟兄們,我們在這裡練兵有些日子了,效果不錯。但是,‘閉門造車’是不行的。”張峰開門見山,
“我們現在缺糧、缺彈藥、缺藥品,更缺情報!不知道鬼子在哪裡,不知道他們在幹什麼,我們就永遠是被動挨打的局面。”
他指了指自己繪製的簡易地圖,
“根據我之前的觀察和一些零星的判斷,我們目前所處的這片山區,往東是之前我們打過仗的陳家溝方向,日軍活動相對頻繁。”
“往南,地勢逐漸平緩,可能有敵人的據點和交通線。”
“往西和往北,是更深的山脈,地形複雜,但可能藏有其他的抗日武裝或者秘密交通站。”
“我的意見是,我們必須立刻派出偵察小隊,向這幾個主要方向進行滲透偵察!”張峰的語氣斬釘截鐵,
“目的有三個,第一,摸清周邊十里範圍內日偽軍的兵力部署;第二,尋找敵人可能存在的補給線或者薄弱環節;第三,嘗試聯絡當地的百姓,或者看能不能碰到其他的抗日隊伍,獲取更可靠的情報來源,甚至看看有沒有合作的可能。”
“連長,我去!”趙強第一個站起來請纓,他憋了這麼多天,早想出去活動活動筋骨了。
“我也去!”李勇也不甘示弱。
李念鄉雖然沒說話,但眼神中的渴望同樣明顯。
張峰點了點頭,
“好!這次偵察行動,必須精幹、高效!我初步規劃了三個主要方向,需要三支偵察小隊。”
“趙強,你帶一隊,十個人,都是老兵,裝備要好,帶上衝鋒槍,望遠鏡。你們往南邊去,重點偵察沿途是否有日偽據點,觀察有沒有敵人的運輸車隊活動跡象,注意安全,不要輕易交火。”
“是!”
“李勇,你帶一隊,同樣十個人,往東邊,陳家溝那個方向去。你們要更加小心,那裡敵人警惕性可能更高。主要是觀察敵人主力是否還在附近區域活動,有沒有新的佈防調整。如果遇到小股敵人,能避則避。”
“明白!”
“李念鄉,”張峰轉向李念鄉,
“你帶一隊,往西邊的大山裡走。人可以稍微多點,帶上幾個槍法好的新兵見見世面。你們的任務是探路,看看有沒有適合我們長期駐紮或者建立秘密補給點的地方,同時留意是否有其他抗日武裝活動的蹤跡。”
“張連長放心,保證完成任務!”李念鄉沉聲應道。
“出發時間,今晚午夜!行動時間,暫定三天。三天後,無論收穫如何,必須按時返回這裡匯合!”張峰嚴肅地強調,
“記住,安全第一!情報是目的,不是拼命!遇到緊急情況,允許放棄任務,儲存自己最重要!”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