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勾陳

第358章 海匪劫掠

唐相派來的竟然是相府的長史。林逍遙也覺得有些奇怪,一般送信的話,派個親信便可以了。幹嘛非得派長史親來的呢?

他有些意外的問道:“唐相來信,為何需要你來送呢?”

長史忙施禮道:“王爺,因為唐相還有些話需要下官帶給您。這樣吧,您還是先將相爺的信看了我們再說吧!”

原來,唐相的信中說,朝中有一些官員與御史。認為郢王去閩中主理清剿海匪之事,本來可以徵調最多五千至一萬兵馬,趁著海匪在夷州立足未穩。徵調民船,渡海征伐,最多也就是三四個月便能解決的,所耗錢糧也不過水師半年之耗費。可卻硬要大興土木,建立水師。不僅勞民傷財,而且也給了海匪更多的時間。水師日後所費甚巨,且在海匪清剿以後,作用也不大。因而,他們聯名上奏,請求皇上下旨,停建水師。並讓郢王在三個月內平定海匪。

林逍遙看完信之後,不由的搖了搖頭道:“這些人,只知道算錢的賬,根本沒有長遠的目光。”

長史忙道:“郢王之遠見,豈非他人能比。此事皇上與相爺硬是將他們的上奏給押了下來。不過那些官員還是在私下說郢王是好大喜功,本來可以簡單快速解決的事,非要弄得驚天動地,還耗費國力!所以,相爺讓我來轉告郢王,朝中之事王爺不必過於擔心。有皇上與相爺的支援,那些不同意見之人也翻不起什麼浪來。只是……!”

“只是什麼?”

“只是當初郢王承諾八至十個月解決海匪之患,如今已過去了三個月。如果在十個月內不能平定海匪的話,恐怕他們會藉機彈劾王爺。到時候皇上與相爺也不好說什麼了。所以,相爺讓下官來問問王爺,一邊要新建戰船、督水師,又需要以此來對付海匪。不知這十個月的時間夠否?”

林逍遙想了想道:“請你回覆唐相,並請他轉呈皇上。八月以前,我定能平定海匪。且隨著水師建立之後,從此海匪將不再會對我海上貿易造成大的影響。且能揚威海外,以保障我大虞的貿易暢通及在海外聲名與利益不受有心之人的覬覦!”

“郢王真有此把握?”

林逍遙笑道:“我說是八月,其實計劃是在七月以前完成的。現在船隻的建造、水師的訓練都很順利。雖然短期內還不能打造出一支完備的水師。也還需徵調部份民船來征討海匪,但這些我都已做好準備了。”

“即如此,那下官便將王爺的話帶給相爺。若無別的事,那下官就告辭了!”

“那我也不留你了,請替我與水師多謝皇上與相爺在朝中的幫襯。”

送走長史後,林逍遙不由的嘆道:“這官場上真是什麼有都有,你越想做點事,做的越多,就越有人來挑刺找事。還好有林免和唐相支援,否則想要辦點事,特別是相對他們認知裡新一點的事,還真不容易啊!”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已到了昌平二年的四月。此時的水師已算有了些雛形。

三艘大型的驅逐船、六艘護衛船都已交付,並馬上投入到了訓練之中。其中有一艘護衛船還是由姬曲新建的船廠建造的。以當前的進度來看,到六月初,便應該能裝備起六艘驅逐船與十幾艘護衛船應當不成問題。

這讓林逍遙不僅是對清剿海匪,而且是對今後的水師也充滿了信心。只是對於今後水師完全建成以後,每年一百多萬兩的費用,比起正常一衛衛軍一年也才耗費不到六十萬兩,整整高出兩倍多。這樣的耗費只怕又會讓朝中許多人生出非議啊!

於是為了今後水師能正常發展,便又給唐相與林名都分別寫信,再次強調水師的重要性與作用。同時還將水師對於今後還具有相當重要的一個作用也告訴了他們。另外出於戰略保密的需要,此事只需他們本人知道便可,無論朝中其他人說什麼,都不要將此事給說出來。

同時,龐明在夷縣的情報站也已經穩固。有關海匪最新的動態,都能透過信鴿及時的傳送回來。

目前那邊的張慶,這幾個月來也一直沒閒著。他也在不斷的招兵買馬,以擴充他的“慶國軍!”。同時也在新建船隻,以拒抗朝庭可能會派來的水師船隊。

當然,他那邊由於技術,資金、規模等因素,所能建的船隻都只是一些小型船隻,就是稍大一點的福船,建造起來不僅慢,而且困難。同時,工藝與質量都不如閩中這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