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勾陳

第11章 不一樣的世界

這樣北寧加東萊、南虞與西景這四國便形成了一種對立對峙的局面。最近這幾十年,其間的紛爭也時有發生,但由於這種平衡的力量使得戰爭的規模使終沒能擴大。相互之間也算是互有得失。

在六國之中,後燕算得上是一個另類了。在它的東南是東萊,正西和西南方向都是強大的北寧。由於地利的原因,後燕卻一直奉行著不結盟的政策。

處在北寧與東萊這一對盟國的半包圍之中,後燕又是怎樣生存下來的呢?任何事物能夠存在,必然都有其道理。

原來這後燕雖然國力遠弱於北寧,略強於東萊。但他卻擁有一支讓任何對手都不敢小視的強大騎兵部隊。

由於地處北方,他們曾常年與北方各遊牧部落之間進行戰爭。於是騎兵自然成了他們立足自保的重中之重。

隨著後燕騎兵的興起,他們慢慢的征服了北部邊境大部份的部落,使之都歸附於己。並又從這些部落之中吸收和徵召擅長騎射之人和優良的戰馬加入他的騎兵部隊。這便是北燕安身立命的王牌“狼騎!”

後燕的這支狼騎從規模上,雖然遠比不上北寧,但卻擁有極強戰鬥力。正是這支讓任何對手都不敢輕視的狼騎兵軍團,使得同樣擁有龐大騎兵軍團的北寧也不敢輕而視之。

正因如此,若是北寧想要吞併掉後燕,那必然會大費周折,所需動用的軍力財力也十分巨大。而這時、若同樣有著一統天下之心的西景與南虞聯合來犯的話,縱然北寧再強大,但他也難以三線作戰。因此這種平衡也就一直保持了數十年。

至於南中,由於地處偏遠,又經常內耗。因而對相鄰的西景與南虞都難以構成什麼實質性的威脅。

而對於南虞與西景來說,他們現在最重要的對手還是強大的北寧,也不願意在這種時候,對交通不便,又地處偏遠的南中有什麼過多的想法。以免給北寧有了可趁之機。

同時,由於常年的分裂與征戰。這時的各國都民風尚武,那些在武學上有成就的人,也都同有學識的文人一樣會受到尊重。

而且各國軍營之中也不乏好手,因而漸漸的形成了一種標準。將武功以等級來分。各國也有專門的收錄這些習武之人的資料的機構,雖然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全面和準確,但也大至算是包含了多數的武學好手。

此時的武學一共分為十三個等級,每個等級裡又有上、中、下三個品級。

能夠達到七階以上的,已稱得上是身手不錯的好手了。能夠達到八階以上,那便可算是高手。而能達到九階的便算得上是一流高手。

而在九階以上的四階,也稱為四境。能入此四境者,便已是宗師級別的絕頂高手了。

這四境分別為:十階、黃道境。十一階玄通境。十二階、地靈境。十三階、天聖境。

不過相傳只有在陳朝末期,天下剛剛紛亂之時,有一劍客的修為曾達了天聖境。在此之後,別說天聖境,就是能突破到地靈境的人都極少。

在當下,能夠達到黃道境以上者,有記錄的也僅有寥寥數人。其中便有南虞的丹靈子玄通境、北寧的北玄劍宗宗主公孫衍玄通境、西景的秦門掌門,也是丹靈子的師弟歐陽治黃道境、南虞南衡派掌門梁崇黃道境、北寧的黃覺寺的尚靈禪師黃道境、東萊通海門的田越黃道境、後燕大將軍、狼騎兵統領趙魁黃道境、這七人便是當世的七大宗師。

當然,實際達到宗師級別的或許並不止這七人。還有的因各種原因,並不為人所熟知。比如西景便有一位獨行刀客鞠順,有人曾見過他數招便殺掉了武功已達八階的河西三怪。但由於他行事低調,又獨來獨往,也沒門沒派。江湖上極少有人見過他。所以他的武功究竟有多高,也無人知曉。

因而也有人認為這個獨行刀客的武功至少也在黃道境以上,甚至更高。所以當世應為八大宗師。當然這只是部分江湖上吃瓜群眾的猜想,並非主流。畢竟幾乎沒有內行人見過其出招。

由於歷史的變遷,改變的不僅僅是歷史程序,連許多的地名也都發生了變化。所幸的是大體上的習俗、語言、文字還是任逍遙所熟悉的。

當然此時所採用隸書與一些似曾相識古體字,以及書寫表達方式等等,還是讓他曾經用管了簡體字的人,一切都得從頭學過。否則許多字,或許連貫著能還猜出來大概的意思,若單個就未必認得出,更是寫不出來。

當然,雖然說是從頭學起,但也比同時期的人要容易的多。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