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勾陳

第12章 鄧城之變

當他率領著殘軍好不容易的殺到鄧城城外之時,圍城的北寧軍隊早已在這裡嚴陣以待了。

看著身後的追兵隨時將至,洪冀一咬牙,只得硬著頭皮帶領殘存的兩三千兵馬往裡衝。

雖然駐守鄧城的鎮守使也看到了城外有援軍趕來,但無奈城內只有一萬的衛軍與兩千相對戰鬥力低下的募府軍。

為了確保敵軍不會趁虛攻城,只得派出了三千人馬前去接應。

可北寧軍隊對此早有準備。他們也並沒有打算此時就能拿下鄧城,而是想借機消耗他們的力量。

所以當城內接應的南虞軍殺入北寧大營之時,一開始很順利。可很快就被圍了起來。

洪冀所率的援軍與城內接應的守軍相距不過一箭之地,可就是殺不過去。

隨著追趕洪冀的北寧軍趕到,南虞軍更是顯得勢單力薄。

鄧城的東門之外是喊殺聲震天響,眼見前派出去接應的人已是有去無回了。城內只剩下不足一萬人,便再也不也分兵前去接應了。

那洪冀雖然做出了錯誤的選擇,但也還算是條硬漢。眼見全軍被圍,而身邊的人也越戰越少,但他依舊是死戰不降。最後是力戰而亡。

這一場血戰直至夕陽西沉方才結束。雖然這一仗,北寧也付出了三千餘人的傷亡,但南虞軍城內的三千接應部隊全軍覆沒。洪冀的虜騎衛,除在遇伏突圍時有近千人走散以外,也基本被殲。

同時北寧還奪取了鄧城東面的謝縣,使得虞軍在鄧城所布一鎮三衛的犄角之勢也蕩然無存。

不過駐守宜縣的驍騎衛之結果卻完全不同了。

驍騎衛將軍熊楚正是任逍遙的大師伯,也是丹靈子的大弟子。靈雲觀雖以武功揚名於外,其實外人並不知曉,在觀內的藏經閣上,也存有不少兵書韜略之經典。

當年丹靈子就是見熊楚雖然勤奮,但練武的資質一般。於是便讓他修習兵法韜略。果然在其下山應舉之後,便成為了衛軍隊長。又身經數戰,屢立戰功,後被提升為驍騎衛將軍,統領一衛萬軍之職。

得知北寧軍突然來襲之後,熊楚認為不可輕舉妄動。即然北寧是有備而來,那麼就必然會對駐謝縣與宜縣的這兩衛有所準備。而且鄧城郡的城防堅固,一時之間應該不會有失的。倒不如先堅守宜縣,一來可以牽制北寧軍。二來也可先看看北寧軍的動向與其具體的軍力再做打算。

當他派出的斥候發現在前往鄧城的路上,北寧軍早有埋伏後不久,又接到了虜騎衛潰兵帶來的訊息。

熊楚知道,虜騎衛幾乎全軍覆沒,那麼敵我力量的對比就會更加的懸殊。

而從北寧軍伏擊虜騎衛的兵力來看,也應與準備伏擊自己的兵力差不多,當在一萬五千人左右。

此時北寧大軍已奪謝縣,除去傷亡和留守的。那麼至少還可呼叫兩萬五千人左右,對城防並不是那麼堅固完善的宜縣用兵。

於是他便立即動員城內的百姓和數量不多的募府軍協助守城,同時自己悄悄的帶了一半的兵馬,其中包括他這一衛的全部兩千騎兵,趁著夜色,撤到了城南十幾裡外的山林裡躲了起來。

正如他所料,北寧軍見宜縣的守軍並沒有上當。而是堅守不出。於是次日一早,北寧大軍便將宜縣給圍了起來。

經過一天的攻城,在城內軍民的頑強抵抗之下,北寧大軍並沒有討著多少便宜。

經過連續的行軍作戰,北寧軍隊也有些疲乏了。就在當日深夜,熊楚率領著他帶出城的軍隊又突然殺了回來。

一時之間,喊殺聲震天。北寧軍營地裡火光沖天。

北寧軍怎麼也沒想到南虞這麼快就派來了大量的援軍。還以為是他們南侵的訊息提前走漏了風聲,讓南虞早有準備。

面對半夜裡,虞軍突然發起兇猛的攻勢,再加之北寧軍的誤判導至軍心不穩。是夜北寧軍被殺得丟盔棄甲,大敗而回。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