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勾陳

第13章 鄧城失陷

隨州乃是防禦北寧的中部重鎮,所以在隨州已調出一衛兵馬之時,隨州鎮的主將絕不可再輕動。

那麼最後供他所選的,便只有楚州鎮守使嚴其亮了。這個嚴其亮正值壯年,雖然比不上馮文忠。但無論是能力還是帶兵作戰的經驗,都還算可以。

最重要的是,與成王毫無瓜葛。如今成王剛剛被調往楚州,若是能利用這次機會,讓嚴其亮立下功勳,再對其進行賞拔。對今後限制成王在楚州的勢力也是有利的。

雖然按南虞制度,地方州郡與衛軍互不相屬。但嘉詳帝還是覺得能借此機會,將嚴其亮提拔為自己親信更為可靠一些。於是在斟酌再三之後,便決定由楚州鎮守使,嚴其亮為主帥,匯同其餘各衛前往鄧城救援。

楚州乃是三路援軍之中最遠的一路,嚴其亮接到聖旨之後,不敢怠慢,便立即整軍出發。

怎料竟逢連日大雨,道路泥濘難行不說,而且河水上漲,有數處橋樑被洪水沖毀。儘管想盡了一切辦法,但原計劃四日的路程,還是足足用了八天才趕到與其餘兩衛匯合。而匯合地離鄧城尚有三四日的路程。

而此時的鄧城已被圍快一個月了。北寧軍仗著人多勢眾,幾乎是天天攻城。

城內守衛也已是傷亡過半,鎮守使也因傷勢過重而亡。守軍們依託著堅固的城防和發動城內的百姓協助,這才免強的堅守到了現在。

當南虞的援軍還在調動之時,這日的夜間,北寧突然發動襲擊。同時城內也有北寧的細作在城中放火,並趁亂開啟了東門。北寧軍趁機殺入城中。

連日的攻城戰之中,北寧軍也是損傷巨大。這一下殺入城中,無論是百姓還是在頑抗的虞軍,他們幾乎是見人就殺。一時之間,鄧城內的喊殺聲與慘叫聲不絕於耳。

眼見鄧城已經守不住了,駐守在西門的副將營校聞雙與副鎮守使、參軍也都聯絡不上。眼見形勢危機,若再遲疑,只怕城中的百姓都會讓殺紅了眼的北寧軍屠戮殆盡!於是他只得下令開啟西門,率軍掩護著一些從城中逃難而出的百姓殺出城去。

北寧軍的這次夜襲是早有預謀的,他們也知道,鄧城城高池厚,城防緊固。且城內的糧草軍械儲備充足。若僅靠強攻,短時間內是很難攻陷的。

因而在戰事發起之前,便派遣了許多細作混入城中等待機會。目的就是要等到南虞守軍精疲力竭之時,再讓細作配合,從東門殺入。

所以這一戰,北寧軍的主力都放在了東門。

聞雙率軍殺出城外,雖然並未遇到敵軍主力,但以他麾下不足千人的人馬,後邊還跟著不少百姓。要想輕易的衝出北寧軍的包圍,也非易事!

好在百姓當中的青壯年,大多在之前動員守城時就配發了兵器。眼見北寧軍入城後,見人就殺,他們也都深知,若不放手一搏,只怕也是難逃一死。因而,為了活命、為了親人能有一線生機,百姓們也是拼死而戰。

歷經一場血戰,他們好不容易的殺出北寧軍的包圍圈。而北寧軍也急於控制鄧城,對這支百姓居多的出逃隊伍也並未太過在意,因此也沒有去急著去追擊圍堵他們。

逃到山裡時,他手下的軍士僅餘四百來人,跟著逃出來的百姓雖多,但其中不乏老幼婦孺。軍士與百姓之中,還多有傷病者。

於是聞雙便將百姓中願意留下來的青壯年與軍士們編在一起,其餘的則先護著這些老幼婦孺與傷病者,由山間小道繞行,先前撤往郇陽縣暫避。而他所帶領的軍士與百姓混編的這近千人,則暫時先留下來隱藏於城西的山林之中。

同時再派人繞下道南下,趕往宜縣,聯絡那裡的守軍。一來將鄧城失守的訊息傳達出去,二來也是為朝庭援軍趕到之後,收復鄧城做好準備。

因為他知道鄧城對大虞的重要性,一但讓北寧控制住了鄧城,那麼北寧大軍便可以鄧城為前哨,隨時南下直逼京城郢都。所以朝庭援軍趕到後,必然會復攻鄧城。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