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80戰機上,趙往操控戰機穩定機身,同時不忘指揮藍軍臨時小隊陣型,控制距離。
此時11人的臨時小隊,陣型是有缺點的,因此需要控制陣型中,各個方向戰機的容量。
按照水汽,風速,平衡點,龍-80戰機要在上方,su-80戰機要在下方。
還要留兩架su-80於左側做預備隊,一旦遇到突發情況,立即前往支援。
11架即便有缺失,也可以因地制宜組成一個簡陋的口袋陣。
趙往此時不斷在心裡計算,遇到畢方戰機時候的情況。
畢方戰機的引數是極其恐怖的,三代機所有遠距離的雷達探測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削弱。
這一次,畢方戰機可是好好給玄武軍區的戰機駕駛員們上了一課。
遇到雷達鎖定不到的敵人,應當縮小陣型,等對面靠近再進行包剿。
對於後續的行動,趙往感覺不到一點希望。
如今11架戰機組成的陣型,只能等對面找上門來才可以。
但如此明目張膽的陣型,畢方戰機是否會來,也是一個問題。
畢方戰機宛如死神再次隱入黑暗,隨時可能出現任一地方,第三輪不知道會哪裡開始。
通訊頻道里,響起臨時小隊隊員急切的聲音。
“一隊三四一機燃油不足20%,預計常規可用時間。”
“七隊二十一燃油不足20%,預計常規可用時間。”
“一隊三三二燃油不足20%,預計常規可用時間。”
趙往聽罷立即看向自己的儀表盤,果不其然也是相似的情況。
su-80和龍-80的戰機型號,作為戰爭戰機型號,燃料油箱不大,最多支援四十分鐘的巡航時間。
執行十六換一的戰術方案時,藍軍所有戰機立即進入全速模式。
全速模式下,戰機的燃油損耗量會極大的增加。
要是算上機身做高難度動作的消耗,那麼對於本就不富裕的油箱來說,更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第二輪交鋒過後,倖存的幾架戰機早已無法支撐多久續航時間。
如果算上演習結束飛回空軍基地的損耗,剩下的戰機燃油只能支援二十五分鐘。
也就是說,藍軍這支臨時小隊無論如何十五分鐘後必須返航!
“七隊報告,臨時戰機編隊,請求十五分鐘後返航!”
“我部已收到,立即安排人員清理基地停降跑道!”
隨著通訊頻道里另一邊的聲音消失,趙往繼續看了下儀表盤上su-80的燃油量。
除去返回基地必須要消耗的燃油,和畢方戰機最後的交手時間只有十五分鐘。
但是要是敵機來不及趕到的話,就只能宣佈失敗了。
趙往作為玄武軍區第一的戰機駕駛員,頭一回經歷的這麼狼狽。
任務目標就是要消滅敵機,此時退而求其次變成收集戰鬥的資料。
現如今不但演習陣亡隊友的仇沒有報完,還要繼續和看不見的敵人作戰。
此時藍方決定任務的關鍵反而要交到對面的手中。
猛然間,趙往操作戰機平衡機身的瞬間。
趙往王牌戰機駕駛員,頂尖的視力面前,萬米高空出現一物。
趙往的瞳孔劇烈震動。
難道又來了?
那道詭異熟悉的身影再次出現,此時正在不斷靠近藍軍戰機編隊的後方。
但現在不是原地感慨的時候。
通訊頻道里,充斥著趙往的嘶吼。
“靠!它又過來了!”
“注意規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