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我三嬸兒?給我介紹物件?”
對於陳志來說,這可能是自己聽到的最大的笑話了。
要知道,這麼多年以來,那位堂嬸兒從來就沒拿正眼看過自己家。
逢年過節見到的時候,她臉上的鄙夷不屑從來都毫不掩飾。
現在她居然上趕著要給自己介紹物件,這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不過這也不是太出乎陳志的意料。
以前那位堂嬸兒看不起自己家,但是上次在小區裡偶遇,她們兩口子那不是礙於喬小七的面子,去過自己家一次嘛。
剛開始往家走的時候,明顯是很勉強的樣子。
但是到了家裡,看到自己家過得那麼好,尤其是發現自己跟喬小七關係匪淺,這兩口子的態度就完全變了。
等到吃飽喝足告辭出來,對自己一家人那個親熱就別提了。
陳紹義跟自己的老爹簡直不是親生,勝似親生。
很明顯,從前他們兩口子有多看不起自己家,現在就有多麼看得起自己家!
甚至這次這位教育局副局長的堂嬸兒直接跨界出馬,化身媒婆給自己介紹物件。
這得對自己家有多看好,才讓原先那位爛了上眼皮的堂嬸兒折節下士的?
這不是最大笑話是什麼?陳志不由得笑了。
“看看吧,”表姐纖纖手指戳著陳志的額頭,“剛剛還在打我的主意。
一聽說有人給你介紹物件,看把你高興的,臉上就剩兩對大板牙了。”
還是表姐說話聽著舒服,陳志笑得更燦爛了。
只是有個疑問:“表姐,那個堂嬸兒要給我介紹物件,奶奶幹嘛讓你給我轉達?
再說了,她要給我介紹物件,不直接來我家,幹嘛又拐到奶奶那邊去了?”
江瀲月笑笑:“具體原因,我一個外人怎麼會知道,箇中原因只能你自己去猜了。”
並不是有什麼要隱瞞陳志,她說的這是實話。
不但她不知道內中原因,連陳克儉和謝菊芬這兩位老人,對這事也是一頭霧水。
陳克儉跟大哥一家關係冷淡,也不是一年兩年了,別說周韻華給陳志介紹物件,她們兩口子到果園裡來探望陳克儉的次數都屈指可數。
陳克儉作為陳紹義的親二叔,最多就是過年的時候,陳紹義會禮節性的過來二叔這裡坐一坐。
有時候帶著周韻華,有時候不帶她。
即使是過來了,周韻華也就是跟叔公公打個招呼,說聲“過年好”,然後基本不大說話了。
至於陳克儉為什麼跟大哥陳克勤一家關係冷淡,這事說來話長。
根本原因,出在兄弟倆的媳婦身上。
陳克儉的媳婦姓郎,陳克勤的媳婦姓朱,姑且一個叫郎氏,一個叫朱氏吧。
當年人民公社那會兒,農民都被限制在土地上,也就是在生產隊裡幹活。
生產隊裡的活也不全是下地種莊稼,除了種莊稼,還有其他好多工種。
比方說生產隊裡有油坊,有豆腐坊,有鐵匠鋪等等等等。
陳克勤就是在油坊裡幹。
而陳克儉在生產隊的果園裡幹。
後來集體解散,開始大包乾,生產隊的油坊就撤了,陳克勤專心務農。
而陳克儉承包了果園,他家就發了。
好像是尼采說過,人們嫉妒的不是遙遠的偉人,而是身邊突然略勝一籌的同伴。
朱氏就是這種情況。
小叔子一家富裕了,成了村裡的首富,而自己家只是村裡最普通的農民,這讓她十分嫉妒。
而對於郎氏來說,自己家在大包乾之後迅速富裕起來,超過了村裡所有人家,她順理成章的有些飄了。
這一對妯娌從此之後就開始了暗中較勁。
在前期的較勁當中,肯定是家裡有錢的郎氏碾壓朱氏,在各方面都穩壓一頭。
朱氏那個憋屈就別提了。
針對妯娌倆的明爭暗鬥,郎氏碾壓朱氏,村裡那些長舌婦也跟著煽風點火,兩頭攛掇。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