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地道權柄我要九十九

第191章 紫微證道

紫霄宮內,鴻鈞老祖睜開雙眼,看著那道貫通天地的三色光柱,指尖的造化玉碟輕輕旋轉:“沒想到,竟是以這種方式...紫微,你果然沒讓吾失望。”

光柱之中,紫微的身影與帝辛的人道虛影漸漸重合。

他清晰地感覺到,天道的威嚴、地道的厚重、人道的靈動在體內完美融合,過往修行中的瓶頸如同冰雪消融。

當最後一絲隔閡被打破時,他體內爆發出超越聖人的氣息,周身浮現出無數法則符文,與整個洪荒天地產生了共鳴。“吾,紫微,合天地人三道,今日證道混元!”

聲音響徹星空與人間,光柱轟然炸開,化作漫天光雨灑落。周天星宮的星辰排列出全新的格局,九州地脈流淌得更加順暢,人族身上的金光愈發璀璨。

朝歌城的鹿臺上,帝辛的身影重新清晰,他摸了摸眉心,那裡的紫微印記已化作永恆的星辰圖案。

他知道,紫微成功了,而自己作為未來身,也與人道融為一體,成為洪荒不可或缺的支柱。

遠處的玉虛宮,元始天尊望著消散的光柱,臉色複雜;碧遊宮內,通天教主嘆了口氣:“罷了,天道如此。”

西方二聖則對視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洪荒格局,自此又變了。

唯有火雲洞內,三皇五帝的神像露出了笑容。他們守護的人族,不僅真正崛起,還間接促成了一位混元大能的誕生。

而這一切,都始於那個在朝歌城發憤圖強的年輕帝王,始於人族永不屈服的自強之心。

紫微證道的霞光尚未散盡,六聖手中的封神榜已變得黯淡無光

元始天尊望著玉虛宮地磚上倒映的三色光雨,默默將榜單收入袖中——如今紫微已成混元,人道與天地二道合一,天庭的權柄早已穩固,那些需要靠封神來約束的弟子,在真正的大道面前不過是塵埃。

通天教主在碧遊宮揮手散去了截教弟子的聚議,原本為封神之事摩拳擦掌的門徒們面面相覷,卻見教主望著星空輕嘆:“三道歸一併非終點,洪荒或將有大變,各自回去穩固修為吧。”

西方二聖則在蓮臺上閉目誦經,只是貝葉經捲上的梵文不斷閃爍,顯露出他們內心的不平靜。

封神之事,就這般悄無聲息地成了過往雲煙。然而,就在紫微帝身與帝辛人道之影徹底融合的剎那,整個洪荒突然發出一聲不堪重負的呻吟。

首當其衝的是大地板塊。

崑崙山巔的瑤池突然掀起巨浪,瓊樓玉宇在震顫中搖搖欲墜,西王母握著權杖的手青筋暴起,眼睜睜看著瑤池底部裂開一道深不見底的溝壑,湧出的地火如同毒蛇般舔舐著岸邊的仙草。

東海龍宮的水晶宮更甚,定海針劇烈搖晃,龍宮樑柱上的珍珠噼裡啪啦墜落,龍王敖廣帶領蝦兵蟹將加固堤壩,卻擋不住海水倒灌——海底的深淵正在擴張,彷彿要吞噬整個東海。

天空的異象更為可怖。

周天星斗的排列雖已歸位,卻有無數星辰脫離軌道,拖著長長的火尾砸向大地。

南天門的牌匾被一顆流火碎石擊穿,守門的天兵望著天邊不斷增多的星隕,嚇得面無人色。

更詭異的是,洪荒的空間壁壘開始出現褶皺,崑崙墟的邊緣地帶,修士們能看到相鄰空間的虛影——那裡有截然不同的山川河流,甚至有長著翅膀的怪異生靈一閃而過。

火雲洞內,三皇五帝的神像劇烈晃動,香火繚繞的洞府突然變得冰冷。

伏羲手中的八卦圖上,代表“坤”的卦象竟出現裂痕,神農握的稻穗虛影瞬間枯萎,大禹的耒耜更是直接崩碎成光點。

“不好!”黃帝的殘魂驚呼,“紫微合道之力太過強盛,竟超出了洪荒的承載極限!”

紫霄宮內,鴻鈞老祖身前的造化玉碟第一次出現紊亂,碟面流轉的法則符文如同亂碼般閃爍。

他猛地起身,混沌氣流在周身翻湧成漩渦:“三道合一,本是順天應人,為何會引發洪荒崩碎?”

話音未落,玉碟突然投射出一幅畫面——那是紫微證道時,三道之力融合的瞬間,有一縷不屬於洪荒的灰色氣流,順著光柱潛入了天地本源。

“是域外天魔!”鴻鈞的聲音帶著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們早已覬覦洪荒,竟藉著紫微證道的契機,汙染了三道融合的本源!”

此時的周天星宮,紫微大帝也察覺到了異常。

他雖已證得混元,卻感覺自己與洪荒的聯絡正在被一種無形的力量切割。

星宮的地磚上蔓延開蛛網般的裂痕,他伸手觸碰,指尖傳來刺痛——那是空間法則崩解的徵兆。

“原來如此...”紫微望向域外的黑暗,眼中閃過冷冽的光芒。

“以為借我證道之機,便能毀我洪荒?未免太小看洪荒萬靈了!”

他抬手召回帝辛體內的人道之力,又引動地道地脈印,三道之力在他掌心重新凝聚,卻不再是融合,而是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共同鎮壓那縷灰色氣流。

然而洪荒的震盪並未停止,反而因這股對抗變得更加劇烈——不周山的斷口處噴出萬丈岩漿,雲夢澤的湖水憑空消失,露出乾涸的湖底和掙扎的魚蝦。

朝歌城內,帝辛站在鹿臺上,看著天邊不斷擴大的空間裂縫,腰間的鎮商劍自動出鞘,發出清越的龍吟。

人族百姓雖驚慌失措,卻在看到帝王鎮定的身影后,漸漸安定下來。

有老者敲響了城中最大的青銅鐘,鐘聲穿透混亂的天地異象,竟讓附近的空間褶皺稍稍平復。

“人道不滅,洪荒不碎!”帝辛高舉鎮商劍,身後的人道虛影再次浮現,無數人族的信念化作金色洪流,匯入紫微的三道之力中。

火雲洞內的三皇五帝殘魂同時燃燒起來,化作四道金光衝向天地四方:伏羲的八卦圖重新拼合,定住了東土的空間;神農的稻穗虛影灑下甘霖,熄滅了南蠻的地火;黃帝的軒轅劍虛影劈開烏雲,引導星隕墜入無人之境;大禹的耒耜虛影化作堤壩,擋住了北狄的洪水倒灌。

六聖也紛紛出手:老子的太極圖旋轉於崑崙之上,撫平空間裂痕;元始天尊的盤古幡垂下金光,淨化被汙染的靈氣;通天教主的誅仙四劍組成防禦陣,護住洪荒核心;女媧的七彩石修補天空漏洞;西方二聖的蓮臺與妙樹散發佛光,鎮壓心魔滋生。

洪荒的震盪在眾強合力下漸漸減弱,但那縷灰色氣流引發的本源創傷,卻非一時半刻能治癒。

紫微望著掌心仍在掙扎的灰色氣流,沉聲道:“這只是開始,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面。”

他的聲音傳遍洪荒,落在每個生靈耳中。無論是仙神、妖魔,還是凡人,都明白一個道理——洪荒存亡,已係於一線。

而那場被遺忘的封神之事,此刻看來,不過是這場滅世危機前的小小預演。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