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航運局小區房,把東西都放好後,黃蓄先看了一下這個金絲楠木的箱子。
箱子是素面的,整個表面沒有雕刻任何圖案,雖然無雕刻,但是從木料上面露出來的淡淡金絲讓人一眼看上去就能感覺到這木頭不一般。
因為金絲楠木木質緻密,堅硬耐腐,自古便有“水不能浸,蟻不能穴”之說,埋在地下可以幾千年不受腐蝕,所以這個箱子也儲存完好。
箱子上面有一把銅鎖,銅鎖是那種常見的橫開的長條形小銅鎖。
要開啟這個箱子,首先就要開啟這把小銅鎖。
黃蓄在房間找了一會兒,找到了一把螺絲刀,又找了一個老虎鉗子,他沒有管這把鎖,而是用螺絲刀擰起訂在箱子上面的鎖閂。
可能是因為時間久了,鎖拴上面的小銅釘鏽透了,黃蓄之前以為要廢很大力氣才能開啟這個箱子,沒想到隨便用扁口的螺絲刀撬了一下,那幾個跟箱子連在一起的鎖閂就被撬掉下來了。
弄得他有一種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這撬箱子也真是夠容易的!
見鎖已經阻擋不了他開啟箱子了,黃蓄就直接用手慢慢的從箱子口往上抬起箱子蓋子,沒費多大的力氣,箱子被開啟了。
箱子被開啟後,黃蓄對看到的情況無語了,箱子裡面還是一些大小不等的金絲楠木小箱子。
有一個最大的緊貼著箱子裡面的一角,差不多快跟大箱子一般高了。還有兩個稍微大一點的箱子,這兩個箱子加起來有那個牆角的箱子那麼高,這三個箱子佔了整個大箱子裡面差不多一半的空間。
另外一邊是一些體積更小的箱子,這些箱子也都有序的上下襬放著。
要看到裡面藏著的東西,又要開啟這些大小不等的小箱子。
黃蓄又把這些小箱子全部都拿了出來,數了一下個數,一共有18個之多。不過在拿這些小箱子的時候,他發現這些箱子都沒有上鎖。
接著他去廚房找了一雙一次性的塑膠手套(剛好那裡就有手套。)打算先開啟兩個箱子看一下。
他先拿出一個小箱子,打算看一下里面裝的是什麼東西。
當箱子被開啟後,他看見裡面裝的是一個被布料包裹著的東西,布料可能因為有大缸跟外面箱子的保護,沒怎麼受潮,所以還沒怎麼腐蝕。
黃蓄開啟這個布看了一下,是一個玉虎,玉虎是和田羊脂白玉料的。看上去是趴著的,一副正準備躍起的樣子。這個應該是一個把件。
看好後,黃蓄又把它重新用布包裹好放了回去,蓋上蓋子又放到了一邊。
接著黃蓄又開啟了最大的那個箱子,當箱子被開啟後,他看見的是也是一個用布料包裹的嚴嚴實實的東西,把這個東西從盒子裡面拿出來後,他開啟了布料。
這個是一個瓶子,粉彩的,瓶身畫滿了吉祥圖案,纏枝蓮,以及其它的一些花卉。
黃蓄把它拿起來看了一下底款,寫的是篆字:“大清乾隆年制”。
底款規規整整,一看就是官窯款。他又仔細看了一下這個瓶子,發現沒有任何的破損,裂紋。
“好東西!官窯完整器啊!這下可不是殘片了!”黃蓄想到,接著他特別小心的又把這個粉彩的賞瓶用布料包好,又放回了那個裝這個瓶子的金絲楠木的箱子裡面。
不算盒子裡面的東西,單單隻看盒子材質的本身,金絲楠木只賣這些盒子的話,就能賣不少錢了。
考慮到還要去拆遷區挖一會兒東西,黃蓄就沒有再開啟其它的小箱子了。
把東西按照原來的位置放了回去,又重新把小箱子都裝進了大箱子,黃蓄就出門把兩道門都鎖好,然後下樓又去了拆遷區。
來到老城區拆遷區後,老葛遠遠的看見了黃蓄就對他喊道:“小黃,到我這裡來一下,我剛才挖到東西了。”
“好的!”聽見老葛說挖到東西了,黃蓄就答應道。
說完他把偏三輪摩托車停到一個地方鎖好,就向老葛那邊走去。
“我剛才挖到了一個罐子,罐子裡面裝有很多的瓷人,你要不要?”老葛說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