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前走去,在一處售賣雜貨的地攤前,他又停了下來。
“這個香爐多少錢?”
問話的人是一名50歲左右的男人。
香爐是宣德爐的造型,看上去是民國時期的,比較厚實,估計有兩三斤重。
“3000!”
攤主看了對方一眼,然後說道。
“貴了!”
50歲左右的男人說著就打算把它放回地攤。
忽然間,他一個沒拿穩,香爐掉在了地上,順帶著還把攤位上的一個花瓶碰碎了。
花瓶倒下之後,又砸碎了一個盤子、一個青花高足杯。
聽見一連串的響聲,周圍的人都看了過來。
“出大事了!”
有人隨口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這下估計得大出血!”
又有人說。
“不一定!看兩人之間的商談。”
…………
有了熱鬧,這邊一會兒又聚集了很多人。
“老闆,我不是故意的!”
50歲左右的男人對攤主說道。
“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但東西壞了是事實!損壞了物品,就要賠償。”
地攤老闆,一名年齡40多歲的胖子,很平淡的說。
“行!該咋賠就咋賠,但是你也不能訛人,不然我可以報警,我們打官司。”
經過短暫的慌亂後,50歲左右的男人也平靜下來。
“我不訛你,周圍站著這麼多的人,碎掉的物件大家也都能夠看見。”
攤主又說道。
“那好,你說下價格!”
“花瓶是八十年代的,不過製作的很好,你給500塊錢,我收個成本。
盤子是老的,清代雍正梵文盤,屬於真正的古董,不過因為是民窯,你給800塊錢。
高足杯也是清朝時期,是一個豆青釉的杯子,市場價1500元。
我這說的都是實價,你可以向別人打聽。”
這位地攤老闆,還算是一個實誠人。
他說的也是目前的市場價格。
當然,這也跟周圍站了這麼多的人,總有人識貨,加上對方又提前說了報警,他不敢訛人有關。
“行!就按你說的,其實我也搞收藏,行情我清楚。”
50歲左右的男人略微考慮了片刻,同意了攤主的報價。
“香爐有少量的擦傷,影響品相,這個你賠200塊,沒有意見吧!”
地攤老闆把香爐拿到手裡看了看,接著又說了一句。
說完還指著一處位置讓對方看。
“那就200!”
反正大頭已經賠了,也不在乎這一點。
“你幫我把這些碎掉的瓷器裝起來,我要帶回去!”
付了錢後,50歲左右的男人對攤主說道。
人家花了錢,哪怕瓷器碎了,也是人家的。
這樣說,地攤老闆就幫他把破瓷片都裝了起來。
之後他就提著東西離開了。
“看來以後逛地攤,拿別人的東西一定要小心,要注意。”
眾人散去時,有人議論道。
“如果不買,最好是不要拿,看看就可以了。”
“是啊!不動手是最好的!”
攤位上沒有黃蓄需要的東西,他也跟著別人一起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