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歷史學家考據不到亞瑟王在不列顛的歷史,原來他的王國在希臘啊。】
‘主要敵人是羅馬,因為王后被搶走發動戰爭,最後內戰滅亡,沒毛病。’
【根據《亞瑟王之死》記載,亞瑟王曾發動遠征,在米高山擊敗巨人,在羅馬擊敗羅馬皇帝盧修斯,拿出地圖看看就知道那不可能辦到,但如果是隔壁希臘打過去,就只需跨過一道海峽。】
‘所以斯巴達三百勇士是圓桌騎士團嗎?他們能力敵十萬大軍這件事忽然變得合理了起來。’
【總覺得串得有點多而且時間亂成一團,但你開心就好。】
在克洛諾斯為“黃金時代的人類”定下秩序之後,這個天地初開的小世界忽然變得像模像樣起來,而眾泰坦也開始試著用各自的權柄對他們施加影響。
俄刻阿諾斯和泰西斯在大地外圍且距離城邦太遠,只是聯手從世界邊緣的海洋那裡逆流而上塑造出許多河流和小溪供人類使用,他們玩得太開心,弄到最後許多河流的源頭根本沒地方放,於是隨便丟到哪座雪山的積雪融化或者山中泉水上完事。
許珀裡翁要做的事情和之前沒什麼區別,每“天”乘著他的光明戰車,和倪克斯的領域交替著為天幕帶來黑夜和白晝,而忒亞則賜福了黃金人類的雙眼,令它們擁有“視界”。
科俄斯負責接收人類的願望轉告給克洛諾斯並由他決定是否實現,福柏則負責轉達克洛諾斯的神諭——這職能理論上應該服務我的,但問題在於我話語出口的同時就會實現,根本沒有“諭”的必要。
克利俄斯在黎明、正午、黃昏,以及其他氣溫變化的時刻製造風、雲,雨,曦等雖然沒什麼用但屬於他權能的“氣象”,間接地對人類的行動施加影響。
至於瑞亞和伊阿珀託斯,因為人類掌握了自我繁衍,或者說自我複製的能力,沒有這兩個“造人的神”的事可做,於是前者開始嘗試研究大地的力量,後者則開始琢磨製造些“高階人類”。
別試了,黃金白銀青銅黑鐵,那是一代不如一代。
而要說在人類誕生後,獲得加強最多的,只有忒彌斯和謨涅摩緒涅。
律法與正義,記憶與文字,這些權能對泰坦沒什麼用,但對人類,至少是定義上的人類不可或缺,如果沒有它們,人類同野獸無異——雖然這話是對通常意義上,血肉之軀而非活化雕塑的“人類”。
不過因為科技樹還沒有點開沒有筆墨紙硯之類的東西,這些“人類”只能將相關的知識在石板上鑿下來。
但也僅僅是記錄,似乎因為他們是雕塑活化,本身沒有發音功能,彼此間交談發出的是石塊摩擦和撞擊的動靜,其中甚至沒有像泰坦語那樣可以注音的特定音節,但他們自己似乎能理解意思,就很怪。
【有沒有一種可能,凡人是不能開口說泰坦語的?】
‘凡人說話也不是石頭摩擦的動靜吧。’
【可能以後會出現‘黃金時代人類’自己的語言吧,看謨涅摩緒涅什麼時候能發明出來。】
‘說的好像她是托爾金一樣。’
【巧了不是,托爾金是不列顛人。】
‘……’
總而言之,因為有克洛諾斯制定的秩序,以及眾泰坦的“幫助”,導致那些“人類”修築的城邦彷彿真的屬於某個古代王國一樣。
不過因為它們本身是雕像的緣故,細節上依舊非常抽象且不真實。
就像是一群木偶在戲劇舞臺上努力偽裝自己是人類,並對自己身上的球形關節和肢體縫隙全無所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