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議會,這是一個形同虛設卻有其存在必要的機構。
地址在法蘭克福,帝國西部的經濟中心和政治中心。
每當一位皇帝離世,選帝侯們都會聚集在法蘭克福召開會議,進行莊嚴的投票,所得票數最多者當選為“羅馬人民的國王”,即德意志國王,皇帝當選者。
之後再經由教宗加冕,可稱為“至尊的羅馬皇帝”,或者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當然,也可稱為凱撒。
此時此刻,聚集在此的六位選帝侯已經亮明瞭自己的選擇。
三位宗教選帝侯中,科隆大主教和特里爾大主教都將票投給了奧地利大公拉斯洛。
美因茨大主教選擇支援黑森伯爵。
世俗貴族選帝侯中,勃蘭登堡選侯腓特烈二世是拉斯洛的堅定支持者,他父親腓特烈一世與拉斯洛的老爹阿爾布雷希特二世是過命的交情。
兩人曾經都是西吉斯蒙德皇帝手下的猛將,後來阿爾布雷希特當選皇帝以後,勃蘭登堡選侯也得到了豐厚的報酬。
哈布斯堡家族和霍亨索倫家族可謂友誼深厚的世交家族。
關鍵是奧地利那邊的報價給的實在太高了,讓窮怕了的腓特烈二世兩眼直冒金光。
這家裡有礦(指因塔爾銀礦和海布金礦)的就是不一樣,一出手就是五千弗羅林。
薩克森選侯投票給了安哈爾特伯爵,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嘍囉。
普法爾茨選侯投票給他自己,他似乎對於舊仇哈布斯堡家族穩坐皇位這件事感到心灰意冷,只能在回憶中追尋維特爾斯巴赫家族昔日的榮光。
這般惹人恥笑的行徑並沒有引起什麼波瀾,只不過為人們添些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
最後一票是波西米亞國王...也就是拉斯洛的,但到場投票的卻是波西米亞議會派出的使者,他一到場便告知眾人波西米亞王國投票給拉斯洛,然後匆匆離去。
雖然拉斯洛擁有波西米亞國王的頭銜,但根據阿爾布雷希特二世與波西米亞議會簽訂的協議,選帝侯的投票權歸議會所有。
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了投給自己的國王。
不管怎麼說,拉斯洛的繼承都是合理合法的,他們沒有理由反對這樣一位國王。
更何況如果是因為他年幼,那隻會招來眾人的指責和國王的怒火。
波西米亞攝政伊日本來還想投票給普法爾茨選侯,但是最後沒能說服議會。
波西米亞這一票稱不上關鍵,只能算是錦上添花而已,兩位大主教的鼎力支援已經註定了拉斯洛的勝出。
為了這個結果,腓特烈(奧地利)可是耗費了不少的人脈和錢財,最終的結果也沒有出人意料。
拉斯洛以四票的絕對優勢勝選,成為新的德意志國王,未加冕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選舉結果剛出爐,就有許多奧地利的使者離開法蘭克福,將這個訊息帶到阿爾高,維也納,布拉格和布達。
遠在千里之外的布達,拉斯洛正在參加每月的例會,亞諾什,韋斯特,烏爾裡希二世還有一些大臣們來到布達城堡中,向國王彙報王國的情況。
突然,拉斯洛耳畔響起悅耳的號角提示音,他面色一喜,讓正在彙報領地收支的韋斯特大主教當場愣住,在場的其他大臣也都不明所以。
拉斯洛沒功夫理會他們,轉而開始專心致志的閱讀眼前蹦出來的面板。
【事件:穩戴帝國皇冠】
【全盤接受盧森堡王朝的遺產後,哈布斯堡家族的威望如日中天,奧地利儼然成為德意志眾諸侯之首。上帝與先皇保佑,經過帝國議會的合法選舉,您已被選為德意志國王,當選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榮耀歸於奧地利!】
【選項一:一件大喜事】
【預料之中的結果,一頂屬於哈布斯堡家族的皇冠。】
【獲得修正(確立王朝):神聖羅馬帝國諸侯好感度+30,帝國改革進度增長+10%】
沒了。
這事件就一個選項。
拉斯洛激動過後,很快就恢復了淡定,畢竟是預料之中的結果。
選擇選項一,事件面板隨之消失。
拉斯洛的腦海中多出了一個進度條,進度條才增長到接近一半的地方,隨著時間正在以緩慢的速度增長。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