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奧地利到日不落帝國

第10章 獨立軍

馬車上,拉斯洛掀開簾門探出頭望向遠方,維也納的城牆已經出現在地平線上,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黑點。

從布達返回維也納的路並不長,沿著多瑙河逆流而上很快就能抵達。

但龐大的隊伍還是花費了將近一週的時間才抵達維也納。

隨行的有拉斯洛的移動宮廷,皇帝衛隊與匈牙利衛隊,隊伍的規模達到了驚人的五千人。

國王移駕如此不便,但拉斯洛也沒辦法,誰讓他有三個宮廷呢?來回往返跑是真有夠累人的。

開始的幾天他還興致勃勃的在匈牙利大平原上策馬奔騰,後來屁股疼的他恨不得抽自己幾巴掌,只能安穩的乘馬車返回維也納。

如果可以,拉斯洛是真不想到處跑,但是現實的情況並不允許。

先不提他當選皇帝這樣重大的事當然要在維也納好好慶祝一番,就說太后伊麗莎白一天三封信的催促,讓他在布達多呆一天都會覺得自己是十惡不赦的不孝子。

作為老皇帝西吉斯蒙德唯一的子嗣,盧森堡的伊麗莎白是一位頑強堅韌的女性,她對孩子的傾注的愛令人感嘆。

在她還沉浸於喪夫的悲痛中難以自拔之際,又收到了最寵愛的小兒子離開維也納的訊息,這更令太后心碎。

她已經不再年輕,年近五旬,經受不住長途旅行的摧殘,所以拉斯洛的加冕禮沒帶上她。

如今在維也納,太后伊麗莎白突然成了最孤獨的人。

丈夫離世,兒子迫不及待的奔向匈牙利繼承王位,還打算一直留在那裡。

她與阿爾布雷希特育有兩女一子。

長女安妮在幾年前與勃艮第公爵【好人】菲利浦的兒子查理(裂顱警告)結婚,菲利浦以此換取皇帝阿爾布雷希特二世對他武力吞併盧森堡的諒解。

盧森堡是西吉斯蒙德皇帝的老家,也是太后伊麗莎白的老家,西吉斯蒙德因為財政問題將盧森堡賣給了侄女伊麗莎白(只是與女兒同名)。

盧森堡女公爵伊麗莎白無子嗣,便與菲利浦簽訂協議,在她死後公國將由菲利浦繼承,但兩年後菲利浦等不及了,直接發兵強行佔領盧森堡,並送女大公歸西。

事後菲利浦備受指責,他也一直擔心皇帝阿爾布雷希特二世對他問責,因為阿爾布雷希特二世自詡為西吉斯蒙德的後繼者。

要知道神聖羅馬帝國的查理四世-瓦茨拉夫四世-西吉斯蒙德時期被人稱為盧森堡王朝,就是因為這父子兄弟三人都來自盧森堡。

換言之,西吉斯蒙德的老家被菲利浦用不光彩的手段強行佔據,作為西吉斯蒙德的女婿和繼承人,阿爾布雷希特二世隨時都可以以此為藉口向他開戰。

也許阿爾布雷希特二世對奧斯曼帝國來說只是稍微有點難對付的敵人,但對菲利浦來說,阿爾布雷希特二世是比法國國王更加強大的恐怖對手。

好在最終他透過聯姻的方式取得了阿爾布雷希特的諒解,他也沒機會見識阿爾布雷希特外強中乾,腹背受敵的狼狽模樣。

總之,藉由安妮與查理的婚姻,勃艮第大公國與哈布斯堡家族結成了牢不可破的同盟(迫真)。

太后伊麗莎白與先帝阿爾布雷希特二世的第二個女兒,也就是拉斯洛的二姐伊麗莎白(還是伊麗莎白)與雅蓋隆王朝年輕的立陶宛大公卡齊米日結婚,藉此維繫波蘭、立陶宛與奧地利之間的友好關係,便於集中力量抵抗奧斯曼人的侵略。

當然,卡齊米日現在正深陷東歐大平原無限制格鬥大賽的泥潭中,帶著伊麗莎白一起共患難呢。沒辦法,立陶宛野蠻生長的貴族實在是難以控制,卡齊米日還要提防自己親愛的哥哥波蘭國王瓦迪斯瓦夫三世在背後給自己一刀,日子過的多少有些過於艱難了。

出嫁的兩個女兒顯然不能陪在母親身邊,大孝子拉斯洛迫不及待的離開維也納,獨留下母親一人黯然神傷,真是鬨堂大孝啊。

就在這樣憂傷的時刻,一位美麗的女子來到伊麗莎白身邊,為她帶來歡樂和安慰——萊昂諾爾抵達了維也納。

腓特烈以最高規格的禮遇招待了從阿拉貢出發的送親團,但只允許未來的皇后帶兩名女僕進入皇宮,他不喜歡出現在宮廷裡的葡萄牙人,心中已經打算向拉斯洛提議遣散這些葡萄牙來的陪嫁侍從。

一方面是為了節省開支,另一方面...他確實厭惡這些葡萄牙人,他們看奧地利人的眼神就像在看什麼鄉巴佬似的,嗯,缺乏對皇帝基本的尊敬。

儘管不合禮數,但萊昂諾爾還是在太后的特許下提前入住霍夫堡皇宮,每日陪伴在太后身邊,等待拉斯洛的迴歸。

拉斯洛並沒有急著直接回到維也納,而是帶人先去了城郊的傭兵軍團駐地。

這裡的莊園是拉斯洛的私產,暫時借給傭兵軍團駐紮。

一路深入軍營,拉斯洛在馬車上觀察軍營的情況,營地佈置的很標準,一圈套一圈,留出三條清晰分明的主幹道通向軍營的三個出口。

有計程車兵在羊圈訓練場裡比試,旁邊還有人開盤口,一堆人擠在一起怪叫。

更多計程車兵要麼窩在軍帳裡休息,要麼就找個空位置坐下,一邊大口喝酒,一邊與戰友分享趣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