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洛召見亞諾什時,他正吩咐隨從收拾行李,一天都不打算多待。
畢竟皇帝不在布達的話,匈牙利的大局還需要他來主持,自然是要儘早回去。
亞諾什很快就來到皇宮,宮裡除了拉斯洛,還有另外三個人。
拉斯洛坐在寶座上,烏爾裡希將他引薦的兩位將領都帶到了朝堂上,等候皇帝的考察。
“啊,亞諾什,你來了,先稍等一會兒,之後我有要事與你商量。”
“是,陛下。”
拉斯洛將目光重新看向兩位將軍,這兩位將軍沒一個是奧地利或匈牙利人。
卡爾·馮·耶靈是丹麥人,阿道夫·馮·庫騰堡是波西米亞人,而且......
【人物:阿道夫·馮·庫騰堡】
【身份:奧地利大公衛隊指揮官,胡斯派將領】
【態度:中立】
【將領屬性:火力4,衝擊2,機動2,圍城3】
【特質:炮兵專家(麾下炮兵火力+1,圍城+1)】
【特質:戰場組織者(部隊受衝擊士氣損失-10%)】
認真的嗎?胡斯派將領?奧地利大公衛隊的指揮官?
拉斯洛想不明白,為什麼跟胡斯派鬥了十幾年的老爹阿爾布雷希特的衛隊指揮官居然是個胡斯派將領。
而且...庫騰堡距離布拉格相當近,也就是說他的家族很可能與伊日關係密切,甚至他本人......
不過這個特質還真有點東西,而且這個屬性數值都快趕上亞諾什了,是位相當強力的將軍。
見拉斯洛的目光集中在阿道夫身上,烏爾裡希二世趕忙介紹道:“這位是阿道夫·馮·庫騰堡,他是波西米亞的火炮專家,曾經在胡斯戰爭中......作為塔博爾派(胡斯激進派)的將領參戰,後來受傷被俘,先帝愛惜他的才能,就將他招進衛隊,因為在與奧斯曼人的戰鬥中屢立戰功,被擢升為衛隊指揮官。”
拉斯洛有些驚訝地挑眉看向這位異端將軍。
他居然還有這樣一段過往,不過也是,在這個時代會玩火炮的可謂鳳毛麟角,等會兒...火炮?
“我們的部隊裝備有火炮?”
“部隊總計裝備有8門射石重炮,主要作用是攻擊城牆。”
這個數量讓拉斯洛有點沒繃住,這些德意志人到底是怎麼回事?
1426年,胡斯軍6000人裝備36門輕炮,10門重炮和300支火門槍,搭配揚·傑士卡開發的胡斯車堡將他外公西吉斯蒙德的數萬大軍徹底擊潰。
為什麼將近30年過去了,皇帝的大軍還是隻有寥寥幾門火炮啊?
據拉斯洛所知,歷史上馬加什一世仿照胡斯軍建立的匈牙利黑軍,同樣熟練掌握和運用胡斯車堡戰術,並且每四名士兵中就有一人裝備火器,還裝備有大量火炮。
黑軍在當時橫掃波西米亞和奧地利根本不費吹灰之力,戰績可查,維也納和布拉格的征服者。
同時,在對抗穆罕默爾二世的戰爭中,馬加什多次擊敗穆罕默德二世,使他三十年未獲得一寸匈牙利的土地,可見奧斯曼人也打不過他們。
那會兒都快到1480年左右了,而最初開始重視火器並開發出胡斯車堡戰術的胡斯統帥揚·傑士卡早在1424年的戰鬥中就已經不幸犧牲了。
當然,黑軍的傲人戰績也歸功於他們堅持不懈的訓練,勇敢的戰鬥精神和豐富的戰鬥經驗,以及火炮、火槍技術的飛速發展。
其實馬加什的方法就已經給拉斯洛指明瞭未來的發展方向,他的黑軍超越了同時代所有的歐洲軍隊,就連令人聞風喪膽的蘇丹親兵“耶尼切裡”和西帕希騎兵也是他們的手下敗將。
可是,十字軍東征就在眼前,拉斯洛要在一個不算長的時間裡完成軍隊的徹底改革無異於痴人說夢......他現在才剛剛組建常備軍,訓練方面倒是不用擔心,獨立軍的訓練有貢特爾盯著,奧匈軍也沒有太鬆懈,但是僅僅這兩支部隊是不足以對付耶尼切裡的。
拉斯洛建立帝國常備軍的初衷就是對標蘇丹親兵“耶尼切裡”。
他要掌握一支屬於自己的強大武裝力量,這樣可以加快集權程序。
同時在對外戰爭中,這樣一支精銳常備軍需要能夠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
他其實很早就設想過,到底應該怎麼對付奧斯曼人。
根據拉斯洛本人的觀念,戰爭的本質就是兌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