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軍第二線,拉斯洛穿著一身精美的米蘭式板甲,騎在駿馬上觀察前線的情況。
阿爾布雷希特【阿基里斯】陪伴在皇帝身旁,他們都聽到了右翼轟鳴的炮聲和震天響的喊殺聲,那裡的戰況一定非常激烈。
拉斯洛·匈雅提這時策馬來到皇帝身前彙報道:“陛下,阿道夫元帥暫時擊退了敵人在右翼的進攻,敵人軍力眾多,無法判斷是哪支軍團,他詢問是否下令追擊?”
“告訴他堅守車堡,擋住敵人即可。”拉斯洛不希望出現任何意外,有車堡的加持右翼固若金湯,若是到了外面,十字軍很難抵擋住奧斯曼騎兵的衝擊。
“是,陛下。”拉斯洛·匈雅提馬上下去傳達皇帝的命令。
敵人率先在右翼發動攻擊,這一點早在他們的意料之中,他們佈陣的位置本身就是要壓迫弗蘭根高地,這樣敵人一下高地,走不了多遠就會來到車堡跟前。
車堡那不講道理的反騎兵效能讓阿道夫敢於這樣佈置,就是要逼迫敵人來強衝車堡,否則他們佔據高地的地形優勢將蕩然無存。
他成功了,奧斯曼人最終也沒能衝破車堡。
韋利·馬哈茂德不甘失敗,他開始率領軍團繼續向北邊包抄,試圖繞過車堡從十字軍的側後發動攻擊。
右翼的戰鬥暫時告一段落,而在左翼,真正的決戰才剛要打響。
“兄弟們,我們痛恨奧斯曼人,就像他們痛恨我們一樣!我們與他們的命運已經糾纏太久,今天,一定要做個了斷!你們,可有勇氣隨我衝鋒?”亞諾什在陣前高聲演講,鼓動士氣。
“誓死追隨將軍!”
“殺光異教徒!”
“驅逐奧斯曼人!”
匈牙利邊防軍自建立以來與奧斯曼人交手十餘載,雙方之間已經積攢下難以忘卻的傷痛和血仇,現在,終結仇恨的機會就擺在他們眼前。
戰士們揮舞著彎刀發出狂熱的戰吼,為了對抗奧斯曼人,他們開始學習奧斯曼人,現在,他們將證明自己是比這些穆斯林們更加優秀的騎兵。
一些重甲騎士聚集在亞諾什身旁,他們來自匈牙利,德意志,波西米亞,還有一些波蘭志願者,這些全副武裝的精銳騎士將作為直插向奧斯曼人的矛頭,數萬匈牙利鐵騎會跟在他們身後橫掃奧斯曼人的右翼。
而在對面,哈拉丁·帕夏同樣在做著最後的準備。
這些年奧斯曼人在東方的擴張非常順利,諸如拉瑪贊貝伊國,坎達爾貝伊國這樣的小國都被奧斯曼人武力吞併,妄自稱尊的特拉布宗帝國也匍匐在奧斯曼人腳下。
他們的疆界已經延伸到接近中東的地方。
再往東一些,白羊王朝的新可汗烏宗·哈桑向奧斯曼人表示友好,他的軍團中就有來自白羊王朝的志願軍。
奧斯曼帝國在安納托利亞的統治根深蒂固,完善的募兵制度使他召集了一支龐大的軍團。
安納托利亞軍團有兩萬多騎兵和三萬多的步兵。
這支軍團是奧斯曼人的主力。
他將兩萬步兵和數千騎兵交給蘇丹以維持中軍陣線,與耶尼切裡待在一起,他率領軍團剩下的部隊在右翼列陣,正對著亞諾什所統帥的十字軍左翼。
蘇丹的使者來到哈拉丁跟前,對他說道:“蘇丹命令您即刻率領軍隊猛攻敵軍左翼,馬哈茂德·帕夏的攻擊被挫敗了。”
哈拉丁啐了一口,不屑的說道:“馬哈茂德那個廢物,到底何時才能對得起蘇丹對他的信任?好了,你回去覆命吧,我會馬上率軍出擊。”
“勇士們,神聖的信仰激勵著我們,去為蘇丹陛下奪取偉大的勝利吧!”
哈拉丁騎著戰馬掠過規模龐大的騎兵部隊,這裡面有西帕希騎兵,有奴隸騎兵,還有長期為帝國開拓邊境的聖戰加齊武士,他們在戰場上無往不利,是奧斯曼帝國最鋒利的矛。
奧斯曼人發出狂熱的呼喊,熱血沸騰的勇士們早已迫不及待,他們手中的彎刀渴望飽飲敵人的鮮血。
亞諾什扭頭看向身側,兩位副將正統領著步兵嚴陣以待。
“西拉吉,維爾納,保持隊形不要太過分散,跟緊我!”
“是,將軍!”兩位將領滿眼敬意的注視著亞諾什,這位68歲的老將選擇親自率領騎兵衝擊敵陣。
“西拉吉,沒能發現敵人的企圖,是我的過失。陛下沒有責備我,我卻無法原諒自己。如果我倒在衝鋒的路上,你應該義無反顧地接過我的旗幟,繼續戰鬥,直到為陛下取得勝利!”
“亞諾什......”西拉吉有心出言勸阻,但話到嘴邊卻說不出口,亞諾什堅定的意志令人驚歎,也許對這位老將來說,這裡就是最好的歸宿。
一聲嘹亮的號角響徹瓦爾納湖畔,三面旗幟高高豎起,一面是匈牙利的國旗,一面是匈雅提家族的【渡鴉】,最後一面是象徵著皇帝的雙頭鷹,匈牙利騎兵率先發起了衝鋒。
在亞諾什的率領下,大量騎兵從步兵陣線的右側越過他們,馬蹄聲如雷鳴般震耳欲聾。
他們發出狂熱的戰吼,聲音響徹雲霄,氣勢磅礴。
奧斯曼人不甘示弱,哈拉丁的騎兵部隊也從陣線側面衝出,如同離弦之箭般迎著匈牙利人衝了過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