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諾什露出微笑:“陛下,我還站在這裡,這就是奧斯曼人並非無敵的證明。過去的幾十年裡,我曾與奧斯曼人交手上百次,雖然敗多勝少,但也已經摸索出了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
“哦?說來聽聽。”拉斯洛來了興趣,亞諾什多年與奧斯曼人交手的經驗是非常寶貴的,在整個歐洲,真沒有人比他更懂奧斯曼人。
他曾多次兵敗,最嚴重的時候,遠征巴爾幹的軍隊遭到伏擊全軍覆沒,身邊只有幾個侍從,在塞爾維亞的山間逃過奧斯曼人的追殺,回到特蘭西瓦尼亞以後只用了一個月就重新組建了一支軍隊將多瑙河北岸的奧斯曼人據點全部拔除。
他也曾取得數次輝煌的勝利,就在幾個月前,他和阿爾布雷希特二世一起在貝爾格萊德擊敗了穆罕默德二世率領的八萬大軍,他本人甚至帶隊衝破了耶尼切裡的防線,把穆老二嚇得夠嗆。
得益於阿爾布雷希特奉行的保障軍事前線的理念,匈牙利擁有一支集奧地利,匈牙利,波西米亞三國財力打造的精銳邊防軍,規模在四萬人左右,其核心是訓練有素匈牙利輕騎兵和來自德意志地區和波西米亞地區的精銳傭兵,他們駐守在從維舍格勒(波斯尼亞)到蒂米什瓦拉(匈牙利-瓦拉幾亞-奧斯曼三國交界)的一系列邊境要塞中,邊防軍的主力常駐貝爾格萊德,這裡是邊防線的中心。
阿爾布雷希特與亞諾什聯手組建了這支軍隊,亞諾什擔任特蘭西瓦尼亞總督,兼任貝爾格萊德軍事長官,他們正是憑藉這股力量讓奧斯曼人毫無可乘之機。
強如穆老二,在亞諾什在世時,也只能在貝爾格萊德城下數次折戟,望城興嘆,就差留下個穆十萬的“美名”。
巴爾幹合肥實錘了。
亞諾什將自己多年的總結經驗娓娓道來:“奧斯曼人在野戰中是最可怕的敵人,我不得不承認,野外的遭遇戰中奧斯曼人幾乎是不敗的。”
“這麼誇張?”拉斯洛瞪大眼睛,別人這麼說他也就聽聽,覺得是吹牛,但是亞諾什這麼說,那就不一樣了。
“是的,陛下,他們人太多了——奧斯曼人的軍隊規模對整個歐洲來說都是前所未見的,他們往往擁有三至十倍的兵力優勢,而且戰鬥意志普遍高於我們的軍隊,我有時在想,難道我們對天主的信仰真的沒有他們對異教神的信仰堅定嗎?不過後來我發現那基本上是純粹的軍事問題,士兵的激情熱血是可以透過言辭和獎賞調動的,戰鬥力方面,大量的軍事訓練最為關鍵。”
“就是說這些方面我們都趕不上奧斯曼人對嗎?”
“很遺憾,是的。我們計程車兵往往不具備很強的進攻精神,但是在防禦時卻恰恰相反。”
“防禦?一味的防禦怎麼取得勝利?”拉斯洛有些不爽,這種被人按著頭揍的感覺沒人會喜歡。
亞諾什哈哈一笑,解釋道:“這正是我要說的下一個要點,陛下。我一向奉行‘以攻為守’的戰術理念,重點是積極防禦,如果軍隊困死在堡壘裡,等到彈盡糧絕,城牆破裂,那就萬事皆休。與奧斯曼人作戰,既要敢想,也要敢於行動!”
拉斯洛聽迷糊了,奧斯曼人野戰無敵,固守堅固的堡壘尚可支撐一時,主動進攻不是找死嗎?
“奧斯曼人雖然長於野戰,卻短於攻城。雖然他們有烏爾班大炮這樣的攻堅利器,但只要守軍意志堅定,頑強戰鬥,就可以大量消耗奧斯曼人的兵力和士氣——奧斯曼蘇丹們都有一個最大的缺點,那就是除了親兵以外的軍隊總是被他們隨意揮霍,不計死傷。
“連日強攻帶來的慘重傷亡會極大削減敵人計程車氣和戰鬥意志。之後,找準一個時機,比如奧斯曼人缺乏防備的黃昏,或是清晨,率領一支精兵奇襲奧斯曼人的營地,許多部隊都會一觸即潰,突襲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蘇丹!
“只要能夠威脅到蘇丹,那些奧斯曼人很快就會退卻。在君士坦丁堡之圍中,奧斯曼人的軍隊損失了數萬人,年輕的蘇丹居然妄想用這支殘兵攻下貝爾格萊德,這才招致失敗。再加上奧斯曼蘇丹在阿爾巴尼亞遭受的挫折,我預計在這兩年內,奧斯曼人都無法組織起超過十萬人規模的大軍,所以陛下,這次十字軍的確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哦?如果事情果真如此的話,我突然覺得自己又行了。”亞諾什說的越多,拉斯洛的眼睛越發明亮,信心又逐漸膨脹。
亞諾什卻在這時潑了一盆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