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波西米亞議會正在召開最後一次會議。
議席有一大半是空缺的,所有天主教貴族都拒絕出席“非法議會”,一部分聖盃派成員也以各種理由推脫。
不少波西米亞議員連夜逃離布拉格,回到他們自己的領地,天主教貴族們準備回去清算領地內的胡斯派信徒——這是大賺一筆的好機會;聖盃派中的怯懦者則試圖假意改信,先從皇帝的清算中活下來,再考慮未來的事。
最後,只剩下寥寥十幾名議會成員坐在這裡進行商討,他們無一例外都是胡斯聖盃派的核心骨幹。
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伊日身上,只見他面色沉穩,沒有絲毫慌亂的情緒,議員們也冷靜下來,開始向“非法的”波西米亞攝政伊日彙報波西米亞各處的情況。
“西里西亞那邊,佈雷斯勞的德意志移民爆發了叛亂,背後還有皮雅斯特家族的支援,他們正在瘋狂迫害與我們信仰相同的兄弟姐妹。”
來自王國北部的議員情緒低落地說道。
原本波西米亞就是憑藉武力使西里西亞諸公國臣服,現在布拉格情勢危急,統治西里西亞的皮雅斯特諸位公爵怎會錯過這樣一個落井下石的良機呢?
而且西里西亞地區德意志移民佔比非常高,即便在第一次胡斯戰爭期間胡斯派軍隊在此地大肆屠殺德意志移民並驅逐非斯拉夫族裔,但戰後二十年內,又有大量信奉天主教的德意志人從帝國的四面八方湧入這片土地,皮雅斯特家族的優惠移民政策功不可沒。
伊日對這種情況早有預料,他輕輕點頭說道:“皮雅斯特家族翻不起什麼浪花,無需在意。布拉格周圍的情況如何?”
“大量市民和農民報名加入我們的軍隊,就連查理大學的學生們也希望能加入反抗暴君的隊伍。”
負責徵募軍隊的議員情緒激動地說道。
民心可用,伊日暗暗鬆了口氣:“讓學生們都回大學裡去,戰場上的事用不著他們操心。”
“是。”
胡斯在被處以火刑前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的神學院院長和校長,在胡斯戰爭以後,這所大學在聖盃派的經營下已經徹底變成了胡斯思想研究和傳播的宗教中心,進入裡面學習的學生們都是胡斯的忠實信徒。
估計查理四世怎麼也想不到,他當年斥巨資打造的歐洲一流高等學府居然會變成異端思想的發源地和宗教中心,要是他知道的話,也許會氣的從棺材裡爬出來把自己兩個不成器的兒子瓦茨拉夫和西吉斯蒙德暴打一頓。
有議員補充道:“還有許多從摩拉維亞——主要是從奧洛穆茨來的志願軍,有一支三千人左右的援軍不久前抵達了布拉格,他們是由那些老鼠......是由波西米亞兄弟會組織的,他們承諾幫助我們對抗暴君的入侵。”
三千人,加上布拉格周遭招募的新兵還有原本就準備好的聖盃派主力軍,伊日盤算了一下,他手中可用的兵力在兩萬人上下。
這樣一支部隊,如果用來困守布拉格,那無異於自殺,每日龐大的軍需物資開銷根本無法承受,那個暴君只需要率軍圍城一個月就足以讓守軍彈盡糧絕。
所以伊日決心像十八年前擊敗阿爾布雷希特二世那樣主動率軍出城迎擊皇帝的軍隊,如果能在野戰中一舉挫敗帝國軍,波西米亞說不定可以爭取到真正的獨立。
失敗的下場也很明瞭,胡斯派被徹底清剿,波西米亞將會成為奧地利的一部分,從此作為一個地理概念存在。
六月初,波西米亞的氣候並不算炎熱,伊日留下一千名士兵守衛赫拉德尼查城堡和連線布拉格東西城區的查理大橋,又派了一千名士兵守衛布拉格城南的維舍赫拉德城堡,將布拉格的城市防衛工作交給市民自發組織的城市衛隊,隨後便親率大軍在布拉格以南的伏爾塔瓦河畔駐紮下來。
這個情報很快便為拉斯洛所知曉,此時皇帝的數萬大軍正駐紮在布拉格以南幾十公里外的塔博爾附近。
沒錯,這裡就是塔博爾派曾經的核心根據地。
在胡斯戰爭以前,這裡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小山包,居住著許多貧苦的百姓。
隨著胡斯被一把火燒成灰燼,同情和追隨胡斯的人們帶著憤怒衝進貴族的莊園和城堡,將所有壓迫他們的人全部殺死。
羅森貝格率軍前來鎮壓暴亂的民眾,就在他即將成功時,揚·傑士卡帶著胡斯派的軍隊趕到,將羅森貝格打的落荒而逃。
隨後,人們希望在這裡建立一個存在於胡斯理想中的烏托邦式的城市。
他們從《聖經》中選取了一個神聖的名字——塔博爾,這個名字來源於以色列拿撒勒附近的塔博爾山。
這裡被胡斯的追隨者們視為聖地,很快便成為了胡斯派的政治、軍事和宗教中心,這也為之後塔博爾派與布拉格聖盃派的分裂埋下了隱患。
胡斯追隨者們的理想社會拒絕人間法律而只遵守上帝的法律。
塔博爾城剛建立時,居民先把自己的財產交給集體,之後集體根據每個人的具體需求再進行分配。
一半的人,無論男女,都加入軍隊,剩下的一半則從事生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