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軍神父站在柴火堆前,唸誦一段經文,為即將受難的少女祈禱。
凱瑟琳年輕的俏臉上充斥著絕望和恐懼,她的臉上還殘留著淚痕,此時卻哭不出來。
她不明白為什麼她一定要遭受這樣的折磨。
沒有人問過她的信仰,也沒人問過她是否願意改信,只因為她是伊日的女兒,她便必須接受烈火的炙烤。
她怨恨父親嗎?一點兒也不。
她知道自己的悲劇並不是由父親造成的,她的父親是引領波西米亞走出困境的傑出領導者,是令她驕傲的存在。
真正該憎恨的是這些入侵和破壞他們家園的德意志人,這些無惡不作的劊子手和屠夫,他們破壞一切,現在她也即將被殺害。
“願聖潔的火焰淨化你的靈魂,阿門。”
神父祈禱結束,用小十字架輕觸凱瑟琳的頭頂,隨後便退到一旁。
拉斯洛來到火刑架旁,凝視著即將被處刑的少女。
她是無辜的,拉斯洛很清楚這一點,現在她卻要為了拉斯洛的一個惡念而失去性命。
也許是為自己的暴行感到愧疚,拉斯洛的內心有些許不安,他輕聲說道∶“抱歉,願你的靈魂永享安寧。”
凱瑟琳的眼睛裡飽含怨念,用沙啞的聲音對拉斯洛說道∶“我無愧於上帝,我的靈魂將去往天堂。至於你,殘忍的皇帝,我猜你的心是鐵做的,所以你永遠也不會為自己的罪孽而感到痛苦。”
拉斯洛微微眯起眼睛,這還是他第一次直面這樣尖銳的指責。
不過他的心底一點兒氣也生不起來,他覺得自己應該受到更加惡毒的辱罵與詛咒。
這些日子裡他都幹了什麼?
用神聖的口號掩蓋漆黑的慾望,以上帝的名義大開殺戒。
起初他還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所謂的“正義”和“信仰”,但現在他不再像之前那樣堅定了。
他是一個擁有情感的正常人,這些日子裡他不斷給自己洗腦,告訴自己對待異端必須毫不留情,這都是為了信仰。
如果不這樣做,他將被自己的惡念所吞噬,成為一個真正的暴君。
可他真的是為了信仰才踏足波西米亞的嗎?
不是的,他是為了波西米亞的土地,財富和權勢。
這些天裡他已經制造了足夠多的殺孽。
他在心底開始盤算起來。
“反正已經殺了那麼多異端,多這一個不多,還能讓伊日體驗一下心碎的滋味。”
“不過,殺了她沒什麼實際意義,說不定還會加劇城內守軍的抵抗,背上罵名什麼的倒是小事。”
拉斯洛權衡利弊之下,決定給這女人一個機會。
“我問你,你是否願意放棄異端信仰,迴歸主和教會的懷抱?如果點頭,我會將你送到一間修道院,你要在那裡為上帝奉獻一生。如果搖頭,很遺憾,我只能淨化你的靈魂。”
拉斯洛的話語讓凱瑟琳微微一怔,她看向皇帝,皇帝也在看著她,神色中帶著幾分憐憫。
沒有猶豫太久,對生存的渴望壓過了一切。
凱瑟琳輕輕點頭,拉斯洛立刻讓人將少女從火刑架上放下,去除她的鐐銬。
剛剛為少女誦經禱告的神父此時又完成了簡短的告解儀式,隨後高聲向在場的所有人宣佈,這位名叫凱瑟琳•波傑布拉德的少女已經脫離異端信仰,重新成為了羅馬公教的信徒。
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城內的胡斯派叛軍士氣更加低落,他們中許多人都認得那位少女是他們的領袖伊日的女兒。
可是現在,她卻背棄了信仰,公然向敵人表示屈服。
帝國軍這邊則士氣大振,陣前皈依這種稀奇的事他們還從沒見過,戰士們爆發出震天動地的歡呼聲。
在拉斯洛的示意下,神父領著驚魂未定的凱瑟琳離開前線,劊子手們一把火將空空如也的火刑架點燃。
拉斯洛抬頭看向伊日的方向,他知道自己這位死對頭的心中此刻必定五味雜陳。
後來,一個親眼見證過這戲劇性一幕計程車兵為一名居住在維也納的義大利畫家詳細描述了事情的前因後果。
得到靈感的畫家當即揮筆創作了一副畫作,描繪了空空如也的火刑架,跪在地上接受神父告解的少女,還有在一旁註視著這一切的年輕皇帝。
他給這幅畫作取了個頗具爭議的名字,《烈焰中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