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奧地利到日不落帝國

第78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

她還在為自己暫時保住貞潔而高興呢,羅森貝格卻已經猜到了她的結局。

如果拉斯洛真對她下手了,她說不定能作為情婦活下去——雖然這種可能性也不大,但拉斯洛並沒有這樣做,那隻能說明在他眼裡這女人是要殺掉的。

另一邊,拉斯洛回想起即將為他再誕下一位子嗣的萊昂諾爾,長舒一口氣。

其實,剛剛有那麼一瞬間他真的動了些歪心思,不過他想的是如果他羞辱了伊日的女兒,會不會直接把伊日氣炸?

在這個過程中發洩慾望反倒是次要的,主要是想看看伊日會是什麼表情。

不過他還是放棄了這個危險的念頭,他怕自己真上了,到時候心軟下不了手,那可就誤事了。

伊日,他要殺,那他的女兒自然就成了隱患,最好一併給殺了。

夜已深,躺在柔軟的床鋪上,拉斯洛開始思考起一種新的可能。

“如果伊日願意改信,他能不能為我所用呢?”

拉斯洛順著這個思路想下去。

伊日在原本的世界線中被譽為波西米亞歷史上最具才能的國王之一,是他引領波西米亞走出了胡斯戰爭的陰霾。

除此之外,他還是“歐洲聯盟”和“基督教聯盟”的積極推動者。

是的,雖然他是胡斯派信徒,但是在他囚禁拉斯洛直至其17歲神秘暴斃,並篡奪波西米亞王位之後,他開始積極透過外交手段組建“基督教反奧斯曼同盟”,還派兵參與過抵抗奧斯曼人的戰爭,以此來提高他的威望。

然而他的這些努力並沒有什麼作用,人們認定是他謀害了波西米亞—匈牙利國王拉斯洛。

教宗對胡斯派異端登上波西米亞王位這件事惱羞成怒,在未能解決奧斯曼威脅的情況下依然強硬地發動了對波西米亞的十字軍,將波西米亞又一次拖入無邊的戰火中。

伊日確實是個有才能,有遠見的人,只是他的視野超脫了這個時代,等到五百多年後他理想中的“歐洲聯盟”才得以實現。

他積極傳播胡斯聖盃派的教義,牢牢守護住宗教改革的火種,對波西米亞人而言,他無疑是一位英雄。

對拉斯洛來說,伊日果然還是死掉最好。

如果先勸降伊日,等到拿下波西米亞後再製造些“意外”把伊日干掉,或者把他囚禁在維也納,讓他安分地當個寓公也不是不行。

馬基雅維利有言:“一旦違反自己的利益或是當初承諾的理由消失時,明智的君主既不能也不應該信守諾言。”

假如伊日真的屈服,那波西米亞的異端將會徹底失去鬥志,輕而易舉就能剿滅。

但伊日不可能同意向拉斯洛無條件投降,退一步來說,即便他同意,他手下的這些叛軍將士也不會同意,因為這無異於將他們置之死地。

拉斯洛對於勸降這件事也沒抱多大的期望,只當是他以勝利者的姿態對即將敗亡的伊日進行的一次侮辱。

反正試一試也沒什麼成本嘛,如果伊日拒絕,那就接著圍城,城破之日就是伊日和他女兒的死期。

說幹就幹,拉斯洛從床上一躍而起,坐到書桌旁提筆開始寫他的勸降書。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