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字軍抵達君士坦丁堡城下的兩個多月後,羅森貝格,西拉吉和弗拉德終於率軍攻破阿德里安堡(埃迪爾內)。
三人站在城牆上,看著這座古老且輝煌的城市。
一年多以前,埃迪爾內還是奧斯曼帝國的首都,攻破君士坦丁堡後,穆罕默德二世將那裡定為帝國的新都,埃迪爾內維持著它延續多年的繁榮。
如今,戰火焚盡一切,十字軍在這裡展開了大屠殺,一切非基督徒和抵抗者都難逃死亡的命運,為了收集儘可能多的物資,士兵們挨家挨戶洗劫這座富饒的帝國舊都。
他們圍城將近兩個月,強攻城池又損失數千名戰士,一直憋在心裡的怒火就在這天全部傾瀉而出。
所有清真寺被狂熱計程車兵們暴力拆毀,裡面的財富被劫掠一空。
就連奧斯曼帝國達官顯貴的陵墓也難逃一劫,大多數陵墓被掘開,裡面陪葬的珍寶作為士兵們的戰利品,被他們揣進口袋。
手無寸鐵的平民被全副武裝計程車兵成片成片殺害,整座城都在燃燒,城破後的一整天,這座城市都充斥著哀嚎與怒吼。
第二天,賺的盆滿缽滿的十字軍士氣高昂,運送著一車車軍需物資前往君士坦丁堡圍城營地,只留下殘破不堪的埃迪爾內,和絕望哭泣的倖存者。
拉斯洛默許了他們的暴行,這就是戰爭的規則。
與其為士兵們增加軍餉,不如將錢留著招募更多軍隊,他們自己會搞到錢的。
埃迪爾內的毀滅為十字軍帶來了更多的物資,尤其是軍糧,他們又可以在君士坦丁堡堅持更多時日。
就在這段時間裡,馬穆魯克蘇丹的大軍已經集結完畢,他們越過奧斯曼帝國的邊境攻入阿達納地區,並打算以此為基地鯨吞整個安納托利亞半島。
畢竟,奧斯曼人最後的精銳部隊現在還被圍困在君士坦丁堡。
除非穆罕默德二世放棄君士坦丁堡的防衛,率領部隊渡海回到安納托利亞迎擊馬穆魯克人,否則奧斯曼人不可能擋得住馬穆魯克蘇丹的攻勢。
一年前,攻克這座城市時,穆罕默德二世志得意滿,認定自己是天選之人,將會帶著奧斯曼帝國走向新的頂峰。
可是現在,他變得非常憔悴,明明才二十四歲,他卻像個老人一樣時常陷入沉思。
埃迪爾內毀滅的訊息他也收到了,偵察得到的情報是,十字軍刮光了埃迪爾內的每一寸地皮,將所有人和馬能吃的東西都搜刮來,下定決心要在君士坦丁堡城下死磕到底。
只要他敢把君士坦丁堡的軍隊抽調回亞洲防禦,那十字軍馬上就會強攻奪取這座城市。
瓦爾納之戰中,他手下兩位重臣,馬哈茂德與哈拉丁雙雙殞命,新任命的安納托利亞總督阿里•帕夏倉促組織起一支新軍,卻根本無力對抗馬穆魯克人,天天都在往君堡送求援信。
這樣的局面讓穆罕默德二世心力交瘁,終於在君士坦丁堡被圍困的第三個月,他向群臣宣佈,要與十字軍議和,締結城下之盟。
所有奧斯曼人都很悲痛,這是要永遠銘記的屈辱,但為了阻止馬穆魯克蘇丹滅亡奧斯曼帝國的企圖,他們明白這是最好的辦法。
在君士坦丁堡城牆下的空地,拉斯洛的使者將十字軍統帥們一同擬定的和平協議交給穆罕默德二世的使者,上面有這樣的條款:
一、自埃迪爾內-蓋利博盧以南以西以北的所有領土割讓給十字軍,包括君士坦丁堡以北的墨森布里亞地區,從這裡急行軍一週不到就能抵達君士坦丁堡,這意味著這裡的駐軍時刻都能威脅君士坦丁堡。
二、奧斯曼帝國支付一百萬弗羅林的戰爭賠款給十字軍,這筆錢款將由教宗進行分配,教廷獲得其中的二成,剩下的八成按照貢獻分發給所有參與十字軍的統治者和貴族。
三、奧斯曼帝國與神聖羅馬帝國締結三十年的停戰協議,十字軍將允許所有幸存的穆斯林迴歸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帝國也不得阻止願意回到基督教世界的基督徒和東正教信徒。
四、穆罕默德二世放棄【羅馬凱撒】及【羅姆蘇丹】的頭銜,不允許自稱羅馬的繼承者,承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拉斯洛為唯一的羅馬皇帝。
五、奧斯曼帝國不得再阻斷通往東方的貿易路線,向所有十字軍國家開放君士坦丁堡和小亞細亞的通商口岸,不允許徵收不合理的過路稅。
如此苛刻的條款,穆罕默德二世也只能咬牙接受,他已經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了——馬穆魯克蘇丹即將打到安卡拉,要是再不救援安納托利亞,老家就要沒啦!
《君士坦丁堡和約》簽訂的訊息傳回歐洲,所有受到奧斯曼人威脅的人們一片歡騰,教宗更是將這份和約描述為“末日的紅龍被折斷翅膀墜入地獄”的證明。
至於未能收復君士坦丁堡?
偉大的勝利讓所有人都對這件事和東羅馬帝國閉口不談,畢竟為了一個已經滅亡的帝國,惹得拉斯洛皇帝不高興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