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7年冬,凜冽的寒風呼嘯而過,道路被積雪覆蓋,先行的部隊在雪中剷出一條路來,後續部隊只能沿著這條路龜速前行。
這是從波茲南前往普魯士地區的軍隊,按理來說,如此惡劣的天氣,大軍行進極為困難,這種時候進軍敵境並不是明智的選擇。
但是他們現在不得不這麼做,因為還有一批友軍正被圍困在普魯士。
條頓騎士團的反攻將波蘭-普魯士聯軍打的連戰連敗,如果沒有救援,恐怕要不了多久這些部隊就會被敵人全數殲滅。
瓦迪斯瓦夫三世黑著一張臉騎馬行進在隊伍中,那副苦大仇深的模樣好像誰欠了他十幾萬弗羅林似的......好吧,還真有人欠他這麼多錢。
在他的親衛前方是打著聖喬治十字旗的波西米亞僱傭兵,這些傭兵原本是塔博爾派的殘黨,現在為波蘭國王服務。
他們很自然地拋下了聖盃-寶劍旗幟(塔博爾派軍旗,比聖盃派的旗幟多兩把寶劍),用上了白底紅十字旗幟,賺錢嘛,無關乎信仰。
看到這些波西米亞來的異端,瓦迪斯瓦夫三世總忍不住去想這一年裡他所遭遇的無恥的欺詐和算計,這讓他的心情更加糟糕。
1454年條頓騎士團發生城市叛亂,以但澤和託倫為首的城市不堪忍受騎士團的壓迫,選擇聯合起來組成普魯士同盟,反抗騎士團的暴政。
隨後,普魯士聯盟向波蘭國王宣誓效忠,由此開啟了條頓騎士團與波蘭王國之間這場慘烈的戰爭。
事實上,在進入1457年後,由於條頓騎士團與波蘭王國都財源枯竭,這場戰爭其實已經沒有打下去的必要了。
雙方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開始了長久的談判,除了沒錢接著僱傭部隊打仗之外,國際環境的變化也是一大影響因素。
四月,摩爾達維亞易主,為了保障王國東部的安全,瓦迪斯瓦夫三世授予紅魯塞尼亞貴族更多特權,藉此集結起一支大軍,又與其弟立陶宛大公卡齊米日聯合,聯軍進逼摩爾達維亞。
然而,斯特凡喪心病狂地採用堅壁清野的戰術,聯軍缺乏補給,軍心不穩。
隨後,這位年輕的摩爾達維亞大公直接一波突襲送走了聯軍,還把紅魯塞尼亞地區的一位重要貴族處以絞刑。
這可把瓦迪斯瓦夫三世愁壞了,為了快速穩定局勢,他選擇交出手裡的籌碼,斯特凡是殺父仇人彼得·阿隆,還賠償了一筆小小的戰爭賠款,試圖息事寧人。
斯特凡爽快地與波蘭和立陶宛簽下停戰條約,回去就用最殘忍的手法處決了彼得·阿隆。
來自東邊的威脅暫時算是解決了,這時候南邊又傳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率領大軍進攻波西米亞異端的訊息。
這下瓦迪斯瓦夫三世急眼了,要是波西米亞被皇帝掌控,他還從哪找戰鬥力強悍又好用的僱傭兵?
這還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皇帝將具備直接威脅波蘭的能力。
於是,瓦迪斯瓦夫三世加緊敦促外交官加速談判程序。
終於,在七月初,條頓騎士團與波蘭王國在瑪麗安堡簽下一份和平協議。
這份協議的主要內容就一個,條頓騎士團將三座重要城堡瑪麗安堡,特切夫和埃勞打包賣給波蘭國王,其中瑪麗安堡是條頓騎士團國的首都,三座城堡一口價十九萬弗羅林。
人們普遍相信,一旦瑪麗安堡易手,這場戰爭將宣告結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