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玄胤心中一鬆,拱手道謝:“多謝族長收留。”
這時,一個約莫十五六歲的少女端著竹筒走來,遞給張玄胤:“客人請喝‘迎賓茶’。”
少女明眸皓齒,一雙大眼睛好奇地打量著張玄胤。
她穿著繡有五彩花紋的短衣和長裙,頸間掛著銀項圈,手腕上叮噹作響的銀鐲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張玄胤接過竹筒,只見裡面是一種淡綠色的液體,散發出淡淡的草藥香氣。
他略一猶豫,看了眼茶,並沒有查覺有什麼異樣,便仰頭喝下。
茶水入口微苦,隨後轉為甘甜,一股暖流頓時流遍全身,連日的疲憊似乎都減輕了不少。
“好茶!”張玄胤由衷讚歎。
少女抿嘴一笑:“這是用我們寨子特有的‘雲霧草’泡的,能驅除疲勞。”
老族長呵呵笑道:“這是老朽的孫女阿蘭,就讓她帶你四處看看。晚上全村會舉行火把節慶典,客人一定要參加。”
人總是喜歡新穎的事物,卻又喜歡留戀熟悉的生活。
張玄胤點頭應允,心中也對這南疆的節日頗感興趣。
阿蘭見他答應,眼中閃過一絲欣喜,做了個請的手勢:“公子,請隨我來。”
兩人沿著村中小徑漫步,阿蘭熱情地介紹著村寨的風土人情。
張玄胤一邊聽,一邊暗自觀察四周。
這村寨雖小,卻處處透著生機,村民們的臉上都洋溢著節日的喜悅。
“今晚的火把節是我們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
阿蘭指著遠處正在搭建的高臺說道:“傳說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被黑暗中的惡靈侵擾,後來得到了火神的庇佑,才得以安居樂業。所以每年這個時候,我們都要點燃火把,驅散黑暗中的邪祟。”
張玄胤聽著她的講述,卻不禁想起了前世老家的火把節。
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原來如此。我的家鄉也有類似的節日,不過更多是為了祈求豐收。”
阿蘭眨了眨眼睛,好奇地問:“中原也有火把節嗎?中原又是什麼樣子的?我從小就聽阿公說起,但從沒去過。”
張玄胤微微一笑,目光中流露出一絲懷念,將前世的一些回憶道出:“中原的火把節雖與你們名字相同,但慶祝方式卻不太一樣。我們會在田間點燃篝火,年輕人圍著火堆跳舞,互相傳遞各自的火焰,傳承希望之火老人們則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不過,我們的火把節也向徵著光明與正義,當所遇不公之時,一把火焰就能為自己伸張正義!將一切不公焚燒殆盡!”
阿蘭聽得入神,眼中閃爍著嚮往的光芒:“聽起來真有趣!”
“我還聽阿公說中原很大很大,有比我們寨子大十倍百倍的城池,是真的嗎?”
“不止百倍。”張玄胤輕笑道,“河陽城的城牆就有十幾丈高,城裡住著幾十萬人。”
少女驚訝地捂住嘴,銀鐲隨著她的動作發出清脆的聲響:“天啊!那得有多少座竹樓啊!”
張玄胤看著阿蘭天真爛漫的模樣,心中不由感慨南疆少女純淨如山中清泉,尚未被世俗的濁流所染。
他輕聲道:“城池再大,也不過是石頭壘成的囚籠。反倒是你們這竹樓村寨,依山傍水,與天地為伴,更得自在。”
阿蘭歪著頭想了想,忽然笑道:“公子說話真好聽,像山間的風鈴一樣。阿公常說中原人狡猾,可我覺得你很真誠呢!”
張玄胤聞言,嘴角微揚,眼中卻閃過一絲晦暗。
“人心險惡,不分南北。”
他望著遠處正準備慶祝的村民,喃喃道,“有時候最可怕的不是山中猛獸,而是笑裡藏刀的同族。”
阿蘭似懂非懂地點點頭,而此時村寨中央的篝火已經點燃。
村民們身著盛裝,手持火把,開始圍著火堆跳起古老的舞蹈。
鼓聲隆隆,伴隨著悠揚的蘆笙,整個村寨沉浸在節日的歡騰中。
老族長站在高臺上,高舉權杖,用土語吟唱著古老的祝詞。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