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世民,請陛下做太上皇

第59章 蘇婉:伏允老兒,大國使者不拜小邦之主!

伏俟城邊境。

李承乾率領眾人和七百名軍士駐紮在這裡。

李承乾問杜正倫:“你可願意到伏俟城去見伏允可汗,探一探他們的虛實?”

杜正倫聽了,心想那伏允可汗兇狠殘暴,這要是去了,不等於送死嗎?

他想到此處,苦瓜著臉說:“殿下,是不是微臣哪裡做錯了?惹殿下生氣了?所以,你想收拾微臣。”

李承乾看他那慫包的樣子就想笑:“你想多了,你若不願意去的話,那麼,孤就親自去吧。”

此時,城陽公主掐了一下身邊的杜荷。

杜荷會意,趕緊向前邁了一步:“殿下,微臣願往!”

李承乾微微頷首:“很好!你勇氣可嘉啊。”

蘇婉說:“我也要去。”

“你一個姑娘家,那可不行!”李承乾自然知道此次出使吐谷渾十分兇險。

“吐谷渾人總以為自己是英雄,不把唐人放在眼裡,我倒是很想看看他們有什麼了不起的地方。”

李承乾沉吟了片刻,緩緩道:“吐谷渾人確實有他們了不起的地方。

他們這個民族的人性格堅韌、頑強,這也是他們強大起來的原因之一。

當初,他們生活在東北地區,後來,不遠萬里來到了這裡,終於,把党項人擠兌走,把這塊風水寶地佔下了。

後來,在隋朝時期,隋煬帝派老將宇文述和觀王楊雄率兵討伐吐谷渾,伏允可汗兵敗,又在党項避難。

可是,伏允可汗並沒有死心,他伺機東山再起。

終於,他趁著隋末大亂,又復了國。

由此可見,他們這個民族之所以能稱霸一方,也絕非偶然啊。”

“我們大唐對吐谷渾不薄,把慕容順送了回來,開通互貿,他們卻屢次侵犯大唐的邊境,燒殺搶掠,難道不過分嗎?”

李承乾嘆息了一聲:“伏允可汗不聽他兒子慕容順的話,卻聽天柱王的話,才會有這樣的結果啊。

不管怎麼樣,兩國的百姓都是無辜的,如果伏允可汗能有悔改的表現,孤是不建議對吐谷渾用兵的。”

蘇婉雙手抱在胸前:“殿下,你是個善良的人,所以,你總是把別人也想得十分美好。

但是,有的人就是那種十惡不赦的人,你想用你的寬容去感動他們,那是不可能的,對付這種人,就得以牙還牙,以暴制暴!”

“這一次,還是孤親自前去吧!”

“你不用去,你坐鎮後方,我去,我不會有事的。”蘇婉十分自信。

蘇瑰施禮道:“請允許我陪他們一起去!”

李承乾說:“好吧,那你們一定要小心點。”

法通說:“殿下,小僧寫了一封書信勸說爺爺與大唐修好,不知可否?”

“拿給孤看。”

法通從懷裡掏出一封書信,恭敬地遞給了李承乾。

李承乾把書信開啟,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稱讚道:“你在大唐這幾年,進步很大啊,看問題更加透徹了,如果你爺爺能聽你的勸,那麼,孤肯定會勸說父皇不向吐谷渾用兵。”

“小僧在此先謝過殿下了。”

第二天早上。

蘇婉、蘇瑰和杜荷三人前往伏俟城。

伏允可汗聽說了以後,讓人開啟城門,放他們三人進城。

伏允可汗為了展示軍威,有意在大殿門外佈置了上千名甲士。

那些甲士全身盔甲,手持長矛,一個個耀武揚威。

蘇婉、蘇瑰和杜荷三人進了大殿。

在大殿的兩側,站立著文官武將。

伏允可汗居中而坐,站在左邊的是慕容順,天柱王侍立在右邊。

蘇婉揖而不拜:“蘇婉奉大唐太子之命前來拜見可汗!”

沒等伏允可汗說話,天柱王卻先惱了:“你們見到我們可汗,為何不下跪?”

“大國使者,不拜小邦之主!”蘇婉聲音洪亮。

伏允可汗把手一揮,制止了天柱王,把他們三人打量了一番:“難道說李唐沒人了嗎?派你一個女娃娃前來為使?”

聞言,文武百官都鬨笑了起來。

“我們大唐有的是人才,車拉船載,不可勝數。

不過,我們出使是區別對待的,對於那些大國,自然派遣高官前往,對於一些番邦小國,派我這樣的小丫頭來,已經是破例了。”

蘇婉的言下之意,你們吐谷渾連番邦小國都算不上。

“你!”伏允可汗一聽,氣得鬍子撅起老高,“好一副伶牙俐齒!”

“我不過是說了一句實話。”

“你們此次到我們吐谷渾來,所為何事?”

“我們大唐太子李承乾閒來無事,到西域諸國巡遊一番,途經此處,特讓我來慰問你老人家身體是否康健。”

“李承乾有那麼好心?他為什麼不來?”

“西域諸國聽說大唐太子親自來了,都紛紛主動前去拜訪他,哪裡有像你這樣坐在家裡等著太子來拜訪你的呢?”

蘇婉的意思很明顯,你們吐谷渾的資格也太老了些。

“既然如此,那麼,可有書信?”

“有的。”

蘇婉從懷裡拿出了兩封書信交給了杜荷,杜荷把那兩封信遞給了慕容順,慕容順接過以後,又轉交給了伏允可汗。

伏允可汗開啟一看,其中一封是李承乾寫給他的,另一封是法通寫的。

李承乾在信上大致的意思是:

首先,慰問伏允可汗身體無恙;

其次,希望伏允可汗能不侵犯大唐邊境,大家和平相處,友好貿易,造福於兩國的百姓。

法通在信上的意思是勸說他爺爺不要聯合黨項等諸國企圖與大唐對抗云云。

伏允可汗把那兩封信看完之後,又遞給了天柱王和慕容順。

伏允可汗手捻鬚髯:“如果本可汗記得沒錯的話,李承乾今年不過十三歲吧?”

“是的,他剛剛行過冠禮。”蘇婉態度從容。

“胎毛未褪,乳臭未乾,竟然敢在本可汗的面前端架子,妄言天下大事,真是令人可發一笑。”伏允可汗不以為然,語氣之中充滿了諷刺。

“可汗,話可不是像你這麼說的,人們常說,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

想當初,春秋時期有一神童名叫項橐,年僅七歲,孔子卻把他當作老師一樣請教;

秦國的甘羅年僅十二歲,出使趙國,一下子便讓秦國得到了十幾座城,因此,他被秦王拜為上卿;

三國時期,曹操的兒子曹衝在很小的時候就有辦法稱象,他的心智超過了成年人;

蔡文姬在六歲時就能分辨出絃音,等等;

以上所說的四個人年齡都很小,卻都很了不起。

而那些沒有本事的人就多了,像什麼夏桀、周幽王、楚懷王和晉惠帝等等,不勝列舉。”

蘇婉的一席話把伏允可汗頂了回去,這話也等於在說你伏允連那些沒本事的人也比不了。

“呃——。”伏允可汗頓時噎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