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世民,請陛下做太上皇

第91章 青雀爭功,太子受罰

長孫衝感慨地說道:“說實話,當初,越王要出兵攻打吐谷渾,我是反對的,因為我覺得這個仗很難打。

本身吐谷渾的實力就很雄厚,他們周邊又有西突厥、高昌、龜茲等國相助,牽一髮而動全身。

果然不出我所料,越王率兵前來,剛和吐谷渾的軍隊接觸,便被打得一敗塗地。

那時,我覺得我們徹底完了。

當時,有那麼多的逃兵,我們無法控制,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後來,大元帥來了,軍隊還是那個軍隊,可是一切都改變了,也沒有人再逃跑了,也不見平西大元帥做了些什麼,他只不過是坐在那裡寫了幾封信,又找慕容順喝了一頓下午茶,然後,慕容順就和他的父親一起投降了大唐。

哎呀,簡直不可思議,形勢的變化怎麼會如此之大呢?”

長孫衝又說了很多阿諛奉承的話。

李承乾在眾人的歌功頌德聲中,也喝了很多酒,可是,當他回到帳中的時候,卻發現蘇婉悶悶不樂地坐在那裡吹風扇,一臉的憂慮。

李承乾來到了她的身邊,問道:“婉兒,你這是怎麼了?好像我們打了勝仗,你卻不開心似的,難道是因為本元帥沒有獎賞你嗎?”

蘇婉勉強一笑:“你認為我是在乎那些獎賞的人嗎?”

“那倒也是,不過,你這一次功不可沒呀,吐蕃原來是吐谷渾的盟友,因此,讓你到吐蕃去出使,孤很不放心,生怕他們會對你不利啊。

而你到了吐蕃,三言兩語,松贊干布便撕毀了和吐谷渾之間的盟約,然後,派兵來支援我們攻打吐谷渾,要知道這一反一正是多麼不容易呀。

我們也正是有了吐蕃的支援,那些西域諸國才不敢輕舉妄動的,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蘇婉皺起了眉頭:“殿下,那些都是過去的事了,最近,我總覺得哪裡不太對勁。”

“你說這話是什麼意思呢?”

“要我說我也說不上來。”

“你是不是想得太多了?”

蘇婉的一雙美眸看著李承乾:“你還記得當初劉備奪取益州,又拿下漢中的時候嗎,像張飛那些人也對他歌功頌德,從那以後劉備就開始飄了,變得剛愎自用了起來,不管什麼事情,也不和諸葛亮商量,就自己做主了。

在時機尚未成熟的時候,他就讓關羽攻打襄陽、樊城,這也是呂蒙白衣渡江奪取荊州的前因。

最終,關羽不但失了荊州,而且丟了性命。

劉備聽說關羽死了之後,不假思索就發動大軍攻打東吳,最終,夷陵一戰,一敗塗地,竟然不是人家陸遜的對手。

因此,我勸你千萬不要驕傲,大唐周邊的形勢還很複雜,並不是像我們所想的那麼太平。”

李承乾聽了,覺得蘇婉說得有道理。

蘇婉接著說:“我們的內部矛盾也很尖銳,像房遺愛、長孫衝表面上說得好聽,背後在幹些什麼,咱們都不知道。

你不要忘記他們都是李泰的人啊。

他們衝鋒陷陣不行,說那些沒用的話,卻是滔滔不絕。”

李承乾說:“孤也沒把他們怎麼樣,他們應該不會給咱們使絆子吧。”

“人心難測,這很難說啊。你把房遺愛打了一頓,忘記了嗎?”

“孤若不是看在高陽的面上,起碼得揍他一百軍棍!”

“接下來,你打算怎麼辦呢?”

“讓段志玄和李道宗在此駐守,我們班師回朝。”

越王府上。

李泰聽說李承乾打了勝仗,心有不甘。

他又偷偷地返回了長安。

他召集了蕭德言、顧胤、韋挺和蘇勖等人在一起商量。

李泰居中而坐,道:“沒想到,李承乾到了前方,居然把吐谷渾給收服了。

對於這件事,你們有什麼看法嗎?”

蘇勖因為弟弟蘇功死了,把這件事歸罪於李承乾。

他說:“大王,微臣以為這個功勞不能都算在李承乾一個人的頭上,大王也是居功至偉的。”

“哦,你為什麼這麼說呢?”李泰因為自己當初撂挑子不幹了,卻讓李承乾搶去了功勞而懊惱,現在有人這麼說,他自然聽著順耳了。

“因為大王先前和他們打了一仗,大大地消耗了吐谷渾的實力。

所以,李承乾到了前方的戰場之上,才能夠順利地拿下吐谷渾。

如果沒有大王前期為他做了鋪墊,他想收復吐谷渾,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他私自調動益州的兵馬,犯了朝廷大忌,此乃殺頭之罪,我們當參他一本!”

李泰一聽,覺得他這個主意還不錯。

蘇勖接著說:“由此可見,李承乾和李恪是一夥兒的。

李恪身為蜀王,益州大都督,居然聽李承乾的調動,李承乾既沒有聖旨,又沒有虎符,憑什麼調動人家的軍隊?

想當初,大王讓長孫衝送李恪那麼多的美女,李恪拒不接受,大王在攻打吐谷渾之時,李恪也沒有派兵來相助,他這樣做,難道不可恨嗎?

因此,我們在上疏的時候,得把李恪也帶上。”

李泰又問:“你們還有別的主意嗎?”

蕭德言就說:“李承乾和慕容順之間有舊呀,聽說他們在兩軍的陣前喝了一下午的茶。

並且,李承乾承諾慕容順將來做吐谷渾的可汗。

你們說,他這是什麼行為?

他這不是在培植自己的黨羽和勢力嗎?

李承乾有什麼權利封慕容順為吐谷渾可汗呢?

像這種事情,不是隻有陛下才有權利做主的嗎?

他這是越權和培植黨羽行為啊。

照我看,他有造反的嫌疑。”

“嗯,你們說的沒錯。”

“要說李承乾培植自身的勢力,不僅僅是吐谷渾,他們和吐蕃之間的關係也十分曖昧,令人不解的是,當初,吐蕃是吐谷渾的盟友,只要吐谷渾有什麼危難,吐蕃肯定會出兵相助。

大王前去攻打吐谷渾之時,那吐蕃不是出兵幫助了吐谷渾嗎?

可是,李承乾到了之後,派蘇婉出使吐蕃,也不知道蘇婉和松贊干布說了些什麼,松贊干布居然撕毀了和吐谷渾之間的盟約,派出大將大相尚囊前去支援李承乾,這難道不奇怪嗎?

既然李承乾許諾慕容順將來做吐谷渾的可汗,那麼,就保不準他會許諾松贊干布永為吐蕃之王。

大王要想與李承乾爭奪太子之位的話,這個外援的勢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