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顧淵,你好不容易來一趟科研基地,就乾脆再幹點事吧。”
劉毅北指揮官的臉上露出了耐人尋味的笑容。
看得顧淵心裡直發毛。
“是這樣,隨著之前一批科研人員的貢獻,咱們人類新紀元的發展需要更多新鮮活力的血液注入。”
“因此,一批新的年輕一輩科研人員被吸納了進來。”
“他們大多和你年齡相仿。”
在提及顧淵的年齡問題時。
劉毅北指揮官也不由得苦笑了一聲。
“他們自然是無法與你相比,你這樣的天才,恐怕上下五千年也出不了一個呀。”
“實在是妖孽中的妖孽!”
劉毅北指揮官看著顧淵,眼神中充滿了欣賞。
“他們數量大約有一萬多個。”
“平均分散到東大的各個科研部門內,光咱們這個科研基地就有三個部門。”
“你待會兒就一起去指導一下他們吧,畢竟你的大名在他們心中可是有著很高的地位哦。”
“甚至有些人都把你視為了前進的方向和信仰。”
顧淵倒是感到十分驚訝。
自己平常一心鑽研在科研中。
倒是不曾聽聞有這樣的訊息。
既然都是同樣為了東大而奉獻的年輕一輩,顧淵自然要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緊接著,在劉毅北指揮官的親自引領下,他們來到了科研基地的科研部門。
這個部門劃分為三個板塊,一是航空領域,二是武器領域,三是晶片科技領域。
這三個領域無一不代表著高新技術人才的引入,絕對是東大國內頂尖的存在。
有老一批科研人員的悉心帶領,再加上新鮮血液的注入,整個科研部門顯得格外生機勃勃。
“顧淵教授好。”
當他們來到航天領域部門門口時,負責站崗計程車兵恭敬地向劉毅北指揮官和顧淵二人打招呼。
隨後,大門緩緩開啟,一個全新的室內環境展現在二人眼前。
裡面擺放著足足數百架大型科研裝置,還有五六百名身著白大褂的科研人員。
顧淵的眼神瞬間亮了起來,這些新鮮的科研力量在他心中也掀起了一陣熱潮。
顧淵二人的到來,並沒有對原本火熱朝天的科研氛圍產生任何影響。
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沉浸在科研的世界中,無法自拔,絲毫不受外界干擾。
接著,劉毅北指揮官清了清嗓子,伴隨著一聲清脆的掌聲,眾人的注意力被吸引了過來。
“大家快看看,這是誰來了。”
劉毅北指揮官將目光投向顧淵,顧淵頓時成為了全場關注的焦點。
太空軍的劉毅北指揮官,在場的眾人都認識。
但顧淵對他們來說卻顯得有些陌生。
對於這些剛剛匯入的新鮮血液而言,顧淵這個名字他們或許耳熟能詳。
但真正見過顧淵的人卻寥寥無幾。
下一秒,科研團隊的老成員們一眼就認出了顧淵。
“顧淵教授!”
“是顧淵教授!”
“這就是你們心心念唸的顧淵教授啊!”
“還愣著幹嘛?趕快上前去啊。”
有了老隊員的提醒,眾人瞬間醒悟過來。
那些原本愣在原地的新鮮成員們也紛紛朝著顧淵湧來。
頓時,顧淵被眾人簇擁在中間。
他們的臉上都洋溢著興奮的神情,見到顧淵就像見到了自己的偶像一樣,激動不已。
“顧淵教授,今天你怎麼有空來科研基地?是不是又有了什麼重大的發明?”
老成員們紛紛問道。
“今天劉指揮官叫我來辦點事,順便來看看你們如今的科研進展到什麼程度了。”
既然是航空部門,自然就涉及到了星際母艦和戰鬥機的建設問題。
顧淵剛想問下去,眾人臉上紛紛流露出喜悅的笑容。
一個年輕的團隊小組代表站出來說道:
“自從顧淵教授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的外星科技文明艦隊資料,我們從中獲取了很多有利的資料。”
“在最初一代的戰鬥機之後,我們現在已經能夠將綜合資料提升到1.2倍以上。”
“無論是在戰鬥機的攻擊、防禦還是敏捷程度上,都有了一個質的飛躍。”
“而且我們後來還發現,隨著最近的進展,這些技術還可以應用在母艦之上。”
“若是有了這些技術的搭配,那最後提升的母艦規模將會更加宏大。”
顧淵聽到這些訊息後,面露喜色。
東大綜合實力的提升,也將是人類的一份寶貴財富。
接下來,看著面前這些人頭攢動的年輕人,顧淵彷彿在他們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他們眼神中流露出對科學技術的嚮往,不就是眼前的新鮮活力嗎?
若是將東大乃至人類的未來交到這群人的手中,或許真的能夠展現出一番不一樣的風采。
“顧……顧淵教授,真的是你嗎?你可是我的大偶像啊。”
“我們都以你為奮鬥目標。”
面前的一位年輕科研人員語氣忐忑地說道。
他的內心無比激動,在看到顧淵的那一刻,心臟開始劇烈跳動。
顧淵上前給了他一個堅定的笑容,然後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們都是好樣的,以後東大的未來就靠你們了。”
這一番話在他們的心中埋下了一顆奮鬥的種子。
接著,顧淵在指揮了一番科技工作指導後,三個部門的成員紛紛前來聽他講課。
講課結束後,收穫自然不言而喻。
等到所有工作都結束完畢之後,已經是傍晚時分。
劉毅北指揮官命令太空軍護送顧淵離開。
此時,隨著機器人大賽的宣佈,全球各國都進入了一場科技的緊急備賽之中。
機器人大賽不僅僅是一場共同展現各國科技實力的賽事專案,
它更代表了各國目前科技的綜合實力水平,也代表了各國在全球國家之間的地位與等級。
因此,所有人都對這次比賽看得格外重要。
顧淵擔任了此次機器人大賽東大的總指揮一職。
他精心組建了一支機器人科研小隊,這支小隊成員皆是從全國範圍內遴選出的頂尖科研專家。
人數多達百人以上,且他們每個人都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
在顧淵那些奇思妙想的引領下,一場備受矚目的大賽即將拉開帷幕。
顧淵在科研基地內的出色表現,為那些剛剛投身東大科研事業的新鮮血液們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支撐。
他的發言更是為多個領域的科研人員們解決了諸多技術難題,使得各項研究都紛紛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
當顧淵準備離開基地時,劉毅北指揮官本打算親自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