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谷蠡王阿古,帶著三萬精銳騎兵,浩浩蕩蕩的南下而去。
僅僅三日,三萬精銳就已經到了蠻族與大燕最接近的一處關隘——蕭關。
這裡是蠻族與大燕最近,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處關隘。
蕭關之後是長度接近百里的沃土平原,是整個北地府乃至整個大燕最重要的糧倉。
正是因為這蕭關如此的重要,所以大燕歷代郡王必須要做的事情就是加固蕭關。
十幾代的郡主努力下來,蕭關早已變成了一個堅不可摧的戰爭的堡壘。
裡面常年駐紮著5000大燕最精銳的邊軍。
他們只需要固守不出,除非蠻族派出十萬騎兵,否則休想撼動蕭關。
就算蠻族真的派出了十萬騎兵,蕭關這邊只需要點燃烽火。
援軍只需要三日就能抵達。
蕭關只在大燕初年丟失過一次,再之後從從從未失守過。
至於蠻族每一次都必打蕭關,主要是為了牽扯蕭關當中的精兵。
讓蕭關當中的精兵不敢出戰。
這樣才好方便他們的人繞過蕭關的後面,去劫掠糧草。
這是固守必定要付出的代價。
不過蠻族也不敢劫掠時間太長,一旦時間太長,大燕援軍一到,他們就只能被包餃子了。
三天!
這就是蠻族一次進攻的極限。
這就是固守必須要付出的代價。
而這樣的戰爭遊戲,大燕與蠻族已經進行了上百年。
兩方甚至都已經打出了默契。
右谷蠡王這一次的想法也是一樣的。
三天!
自己帶兵一萬攻擊蕭關,其餘兩萬人馬去後方劫掠。
“大王,蕭關守軍主動出城等候迎擊了。”
原本以為又是一場無聊的攻防大戰,都準備連睡三天的右谷蠡王,聽到探子的彙報,頓時精神了些許。
不過也就是精神了些許。
因為這樣的事情,過去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派了多少人出來。是三百還是五百?”右谷蠡王滿不在乎的詢問道。
“約莫有四千人馬!”探子如實回報。
“多少人!”
右谷蠡王這一次是徹底精神了。
“四千人馬!”
探子再次肯定的回答道。
“四千人馬,這是傾巢出動了,胡賢這是要幹什麼?”
右谷蠡王一時有些摸不透胡賢的目的。
“除了這四千兵馬之外,蕭關當中還有多少守軍?”右谷蠡王面色嚴肅詢問道。
“根據我們的諜子回報,蕭關當中約莫還有守軍一千人,除此之外再無其他軍卒。”
右谷蠡王聽了這個話,直接‘騰’的一下子就站了起來。
右谷蠡王在帳篷裡面來回的踱步,心中快速的計算著蕭關現在的情況。
“出動四千人馬,守軍還剩一千。”
“城中還無援軍。”
“就算胡賢現在點燃烽火,最快大燕援軍也要三天到來。”
“如若我能在一天之內吃掉這四千人馬,有兩天的時間,有很大機會攻下蕭關。”
“一旦蕭關落入我手,蠻族何愁缺糧。”
“這絕對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可是究竟是什麼給了胡賢這樣的勇氣,讓他派出四千人馬呢?”
右谷蠡王雖然莽撞,可是並不愚蠢。
“蕭關軍卒可有什麼異常情況?”右谷蠡王再次詢問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