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帝王論道群

第14章 大明曆代皇帝盤點(上)

朱棣第一時間就發現了封狼居胥這個詞,明明說的是他兒子,結果他卻關注到了自己的功績。

【佛本是道洪武大帝:還行,是個仁厚之君。不過對於文臣,卻是不能太過信賴,還好他在位時間短,否則必成大禍!】

【遮天泰武皇帝:太祖爺英明!】

【遮天泰武皇帝:接下來便是世祖爺的好聖孫——宣德皇帝朱瞻基。永樂九年被立為皇太孫,從世祖爺巡幸北征,選用翰林諸臣為其講經史、習政務、增廣見識。登基之初,御駕親征平定漢王叛亂,後虐殺漢王並殺其諸子,圈禁趙王。雖停止對外征伐、整頓吏治、與民休養生息,然其寵妾滅妻、提升內閣地位、教宦官讀書識字,埋下了大明衰亡的禍根。在位十年、享年三十八,廟號宣宗。】

【佛本是道洪武大帝:果然是不肖子孫,非但寵妾滅妻,還讓宦官讀書識字,件件皆是禍根。還有這內閣又是什麼東西?】

朱元璋透過幾個文字就意識到了裡面的波折,寵妾滅妻必然導致嫡庶之爭,而太監讀書識字了必然會干政,確實是禍根,但是內閣是什麼玩意兒他還真不知道。

【遮天泰武皇帝:洪武十三年,太祖爺您透過胡惟庸案廢除了丞相制度,雖然大權獨攬,但是政務也就更多了。可是能有幾個皇帝像您這麼勤政的?整個大明朝十幾位帝王,能夠風雨不輟天天上朝的,也就您和崇禎皇帝了。】

【遮天泰武皇帝:如此,內閣的出現也就是必然的了。洪武十五年,您設定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諸大學士,後又增設文華殿大學士,皆為正五品,為皇帝的幕僚機構。只是經過時間推移,漸漸成了權壓六部的中樞內閣,設中極殿、建極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六大學士,俱為正一品,形同宰相。】

【佛本是道洪武大帝:……】

朱元璋沉默了,這個問題無解,全看皇帝個人,皇帝強勢勤政,內閣就是輔佐皇帝的良臣,皇帝軟弱懶惰,內閣就是權傾朝野的宰相。而且內閣六人,到底比不了宰相之權,還是可行的。

只是,咱要是沒記錯的話,泰武之前說過,那崇禎皇帝被反賊攻破京師後自縊了吧?都跟咱一樣勤政了,怎麼還落得如此下場?

這時,一人之下的永樂大帝說話了。

【一人之下永樂大帝:漢王叛亂是怎麼回事?】

朱存梧都驚呆了,世祖爺您是怎麼好意思問出這話的?

不都是被您畫的大餅給坑的嗎?

【遮天泰武皇帝:呃,漢王朱高煦悲劇的一生,蓋因一句“世子多疾,汝當勉之”。】

朱存梧對此沒法多說什麼,總不能說您老人家給兒子畫大餅,結果當了皇帝后不認賬了吧。

【佛本是道洪武大帝:怎麼回事?泰武詳細說說!】

朱元璋想要吃瓜,佛本是道世界才洪武九年,朱高煦都還沒出生呢。

【遮天泰武皇帝:那就簡單說說,世祖爺嫡次子朱高煦有霸王之勇,靖難之役時多次救父於危難,為靖難首功,世祖曾謂之“世子多疾,汝當勉之”。永樂二年封為漢王,屢不就國,多次改封,最後封于山東樂安州。宣德元年起兵造反,兵敗被俘後圈禁北京,然其一心求死,終被宣德皇帝活活燒死,連帶十個兒子也一起被殺。】

【一人之下永樂大帝:啊!我可憐的高煦啊!】

朱存梧無語,心說世祖爺您怎麼還演上了?

“燕王說的話,關我永樂大帝什麼事?”這一名場面不都是您一手創造的麼?

【佛本是道洪武大帝:老四,看看你幹得好事,這不是挑撥兒子們的關係?】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