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存梧雙眼一眯,“怎麼,你有意見?”
朱存李縮了縮脖子,忙搖頭,“我可不敢,就是如今洛陽破敗,還不如咱們西安城好呢!”
“有意見你就憋著,洛陽有洛陽的好,一片廢墟上,才好大展手腳。”
“臣弟明白。”
“明白就好。正好你這次回來,咱給你準備了一件禮物,一會去管皇后要。”
……
傍晚,皇帝設家宴款待了自家老二,為他接風洗塵,皇后太子和老三衢王作陪。
宴罷,朱存李千恩萬謝地出宮,一回到皇帝為他準備的陳王府,就迫不及待地按照皇后傳授他的《道經·輪海篇》經文,運功行轉周天。
……
翌日,皇帝下令命翰林院和國子監負責重修《永樂大典》,禮部監督,並且計劃印製三十六部副本,往後五京和各省省會皆放置一部。
至於《坤輿萬國全圖》,實在是世祖爺和始皇帝催的急,朱存梧只好讓錦衣衛去北京取回來,如今已經重新繪製好了一副正本,而朱棣和嬴政的兩幅副本,再過半月就可以繪製好了。
……
三日後,九月九重陽節,朝廷舉行了隆重的獻俘典禮。
典禮上,九歲的順治肉袒牽羊,以牽羊禮朝拜了大明皇帝,被封為違命侯。
太后博爾濟吉特氏,即大玉兒,以及多爾袞、濟爾哈朗、代善、阿濟格、豪格等建奴宗王亦未能避免。
如果說,皇帝對於建奴高層是以羞辱和精神毀滅為主,那對於洪承疇、范文程以及晉商等國賊,則是直接從肉體上毀滅。
這些人均被凌遲處死,九族流放雲南。
還有北京那些先降闖賊、後降建奴的滿朝公卿,九族盡皆流放遼東。
如此,洪武、永樂兩朝的勳貴,如今只剩下雲南的黔國公府一家。
處理完這些人,皇帝目光幽幽望向地圖上的山東位置,那裡,還有一人沒有處理呢。
······
九月末,山東光復已有三月之時,六十五代衍聖公孔胤植,終於來到南京朝見大明皇帝。
泰武皇帝瞥見他帽子下的短髮臉色發黑,大發雷霆,怒斥其世獻降表於蠻夷,枉為至聖先師子孫,遂削去其衍聖公之爵位,貶為遼東學政,讓他帶著子孫去遼東教化建奴。
用皇帝的話說,你不是喜歡建奴麼,去了遼東能天天見到建奴,你若不去,豈不是葉公好龍、至尊好仙?
待孔胤植領旨謝恩退下之後,皇帝又下旨,追封崇禎九年的內閣首輔、孔子六十二世孫、孔氏南宗孔貞運為衍聖公,令其子孔尚乾襲爵,加封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
往後天下孔子祭祀事宜,皆由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負責主持。
孔貞運是萬曆四十七年殿試的榜眼,崇禎九年入閣,官至首輔,沒過多久,就被罷官,崇禎十七年,聽說崇禎帝噩耗,傷心地哭死了。
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跟南宗一比,孔氏北宗就是塊臭狗屎,女真人來了降女真人,蒙古人來了降蒙古人,建奴來了降建奴,投降的比狗都快,世獻降表真不是吹的。
……
泰武皇帝廢除山東曲阜孔氏北宗孔胤植的衍聖公之爵,並將其貶去遼東,還將爵位給了南宗的孔貞運之子孔尚乾,在天下讀書人之間惹出譁然鉅變,風聲迅速蓋過了遷都和南直隸分家之事。
對此,有士子拍手叫好,直呼大快人心,但很快被其他人圍攻。
東林黨餘孽趁機呼風喚雨,聚攏了數百士子讀書人去南京孔廟靜坐,直接被皇帝命錦衣衛拿下,剝去功名,流放遼東與孔胤植作伴。
至此,天下噤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