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帝王論道群

第90章 內閣和五軍都督府

說起內閣,有件事不得不提。

前不久,朱存梧對內閣進行了改制,重新規定了內閣大學士的人數,一共列為九位。

分別為,皇極殿大學士、建極殿大學士、中極殿大學士,明德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麒麟閣大學士、武略閣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

又規定,皇極殿大學士、明德殿大學士、麒麟閣大學士只能由宗室擔任,建極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武略閣大學士只能由武將擔任,而文臣只能擔任中極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

此外,關於首輔和次輔之位,皇帝又重新做了規定。

不再像以往那般由中極殿、建極殿大學士固定擔任,而是改為掛職,由皇帝在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三大學士之間點選,一人掛首輔職,其餘兩人掛次輔職。

也就是說,這三位大學士可以是次輔,也可以是首輔,一切皆由皇帝心意獨裁。

而其他的六位群輔閣老,也不是首輔次輔的應聲蟲,他們分管著九部和五軍都督府,照樣權力巨大。

經過這一番整改,表面上皇帝擴編了內閣名額,但是原本六個名額都屬於文臣的,如今卻只剩下三個,打壓文官集團的目的不言而喻。

往後內閣中宗室、文臣、武將三足鼎立,再也不復文臣一家獨大的局面;

而且首輔人選的決定權,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要麼給最聽話的一個,要麼出於平衡給勢力弱的一方,一切全憑皇帝的心意。

甚至只要皇帝想,內閣九人都可以是宗室,畢竟宗室除了三個保底名額外,還能借用文臣武將的身份佔據其他六個名額,只不過那樣的話,吃相可就有些難看了。

最後又將內閣的辦公地點,從文淵閣改到了東閣,九位內閣閣老、以及二十餘中書舍人等,都呆在東閣辦公。

現如今內閣中,原中極殿大學士朱誼源,改任皇極殿大學士,依舊擔任首輔;

原建極殿大學士王應熊,改任中極殿大學士,仍然兼著次輔;

原武英殿大學士朱誼淮,改任明德殿大學士;

陳士奇依舊是文華殿大學士,毅國公曾英升任武英殿大學士,如此共有五位閣老。

雖然內閣閣老之位還空著四個,但是文臣能夠爭的,也就剩一個文淵閣大學士了,自然,八部尚書和都察院左右都御史要打成豬腦子爭搶了。

這也是呂大器之前著急表現的主要原因。

至於為什麼說八部尚書,只因兵部尚書朱存槊,人家身上掛著驃騎大將軍軍銜,既可以走宗室路線,也可以走武將路線的,入閣是早晚的事情。

……

武英殿內,

皇極殿大學士兼內閣首輔黃國公朱誼源、中極殿大學士兼次輔合川侯王應熊、明德殿大學士藍田侯朱誼淮、文華殿大學士閩清侯陳士奇、武英殿大學士毅國公曾英,內閣五位閣老閉目養神;

兵部尚書慎國公朱存槊、戶部尚書周至侯朱存楠,兩位尚書竊竊私語;

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安定侯朱誼渾、左軍都督府左都督邯鄲郡王朱存榛、右軍都督府左都督武威郡王朱輔炎、前軍都督府右都督黔國公沐天波、後軍都督府右都督禮國公朱嗣均,五位都督言笑宴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