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煉丹的我成了大漢丹聖

第15章 出名

至少是讓秦盛制定的高階路線向前邁了一大步。

“大家別急,都去排隊,數量有限,一個人只能買一瓶。”

雖然有購買限制,沒過一會秦盛的丹藥還是被一掃而空,剩下還有一大半的人沒買到丹藥,失望離開。

這次秦盛並沒有直接漲價,還是一枚靈石一瓶,但不是因為他不想賺錢了,想做一位良心商家。

而是他知道就算是漲價,像種養靈丹精力丸基礎丹藥他又能漲多少呢?在保持一個不讓人懷疑的出產丹藥的數量下又能多賺多少呢?

其實是沒多少的,畢竟他現在的客戶群體還是那批底層修士。

可是那樣的話這麼大的名氣不是浪費了?畢竟既不能漲價,也不能增加銷售數量,這賺的錢還不是一樣嗎?

按道理來上來說是這樣,但是市場是不講道理的。

一個商品的價值並不是由它本身決定的,而是由市場的供需關係來決定的。

簡單來說就是秦盛的丹藥就算是不漲價,也會有人“幫”他漲價。

這個人就是“黃牛”。

在秦盛前世這招玩的最好的就是某運動鞋品牌,理論上它們的某些運動鞋是不貴的,官網上就標著價格也算合理,但是你去市場上一看,它們的鞋子的價格就直線飆升,翻了幾十上百倍都有可能。

為什麼呢?原因其實大家都知道的,不就是飢餓營銷嗎?這有啥好稀奇的。

答案並不是在這裡,這裡要知道的是這家在資本主義下誕生下的公司,為什麼會放著成幾十上百倍的利潤不賺,反而讓給“黃牛”來賺這個錢呢?

要知道路過資本家門口的狗都得被吸兩口血,你還想讓它幫你賺錢?是不是有點異想天開了?

事實上它們真的沒賺嗎?當市場上的價格達到高點時,市面上總是會突然“跑”出一批來路不明貨又是為什麼呢?

說白了整個市場就是它的一個魚塘,在這魚塘里正上演著“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故事。

有的魚被吃掉,有的魚吃的飽飽,但這都不是塘主會關心的,只要它覺得時機成熟,轟的一聲,它就能把整個塘炸掉,捕獲最肥美的魚肉。

當然有的魚比較聰明,在塘主炸塘前吃飽的遊走了,但是下一次呢?下下次呢?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吃飽了養的一身“肥肉”到最後這肉還是不是自己的可真說不準。

而秦盛想的正是當塘主,既然底層修仙者沒錢不好在他們身上賺錢,那我賺有錢的修仙者的錢不就行了?

所以秦盛不漲價,但每天的出貨量又這麼少,市場上又供不應求,自然就會有人會想鑽空子,開始囤積他的丹藥再高價售賣。

而這些人就像是秦盛的存錢罐一樣,只要他想,在市面上一放貨,就能一個個的把它們砸開。

當然也沒想的那麼簡單,想要這方法成功,自然是有前置的條件。

第一是東西要真的好,這點秦盛搓出來的丹藥的藥效都控制在,比市面上的丹藥要強,自然是沒問題。

第二就是這樣東西它不好模仿,這點秦盛搓出來的丹藥不僅藥效上更好,口感味道上同樣有差異,別人能模仿到的能只有他丹藥上印的龍首標了,但是一嘗就會露餡。

第三就是要有故事,好的產品不一定深入人心,但好的故事一定能。看看剛才秦盛去吃飯就知道,那幫人都給他吹成啥就知道了“三歲便會煉丹,五歲跨入練氣,十歲丹道造詣就已經登峰造極,十六歲就打遍同輩無敵手。”“品行高潔,視靈石如糞土,還心繫底層修仙者。”等等,這故事性都拉滿了。

第四就是貨要足,畢竟是砸盤子,貨量必需要大,秦盛的丹藥只是不敢一次性拿出來太多罷了,但是在“黑市”他就無所顧忌了,被砸死的“黃牛”也只以為是“大黃牛”出貨罷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