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去肯定又得挨說,說自己瞎花錢,家裡用不上空調,怕熱你自己屋裡裝一臺不就行了,我倆一輩子也不用這東西blahblah的。
完成今天的培訓,臨走時,他又拿了一罐蛋白粉回家裝樣子。
教練還一個勁兒地對他說他用不上這個東西,帶回去也是浪費。
喬木只好又隨口胡謅說是給朋友帶的,朋友就指望這個增肌了。
下午,他就收到了自己二月份的工資:五千元、1313積分。
第二天,專案群裡就出了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一直不怎麼說話的馮碩,一大早就轉了一封郵件進群裡。
點開一看,是監察部的,大致內容就是接到人事部舉報,他們的集體專案組中,有人過度執行專案。
所以要求馮碩組委組織與管理人員,嚴格遵照公司相關制度條例,合理安排組員的專案計劃。
如若再出現類似情況,監察部有權暫停該專案,並對此事展開調查。
馮碩沒打算讓大家猜謎語,直接在下面點名道姓:“再有類似情況,不管是誰,不管什麼理由,都不用再返回現實了。@子衿自己的屁股自己擦。”
“我只強調這一次,誰給我的專案添堵,我就直接堵死他肺管子。覺得我是開玩笑的,儘管嘗試。@所有人”
喬木隱藏OA開啟飛信,給柯羽單發了個“?”詢問什麼情況,等了很久都沒等來對方的回覆,就只好又發了句“需要幫忙就儘管開口,別跟我客氣,算你欠我的。”
因為專案內三個月學習小組結下的友誼,喬木上次結束專案後,就加了柯羽的飛信好友。
對方也是這個專案組中唯一、全公司唯三加他飛信的同事。
另兩個自然是範鴻和米一。當然了,從他入職的那個週一往後,他和米一的唯一一次對話,就是過年時他發了個【新年快樂】的表情,對方十幾個小時後回了一個一模一樣的,也是夠應付的。
說起來,他的飛信也挺悽慘。好友就七個:喬父喬母、三位同事、大鬍子書法老師,和自由搏擊教練。群也只有一個:最有愛的大家庭(20)……
他的OA,好歹還有專案和分部部門這兩個群呢。
他發現今天自己是格外的繁忙。中午吃著飯,OA裡就接到了趙主任的訊息。
劉思淼的專案方案搞定了,下午部門要開專案會。他雖然不參加,但考慮到部門團結,還是希望他能出席,給自己講一講專案經驗。
此外,趙主任也請他對不參加分部集體專案一事保密,不要動搖軍心。
喬木自然滿口答應。
真正令他驚訝的是,這次的會議,除了依然不知道為什麼不參加的徐副主任外,群內十一個人,竟然都到齊了!
上次那兩個不見蹤影也不請假的同時自然也來了,其中就包括那個叫孫朝陽的P5。
只是不知道那兩位是真的參與進來了,還是和自己一樣給趙主任面子。
聽著劉思淼詳細介紹專案資料,喬木要是再看不出他們選中的專案就是《恐怖遊輪》,那他真是白活了。
但他實在想不通這個專案有什麼難的?
上次都說了,調查員雖然會像主角一樣失憶,但是能夠提前將關鍵資訊寫下來帶進去的。
你閱讀速度夠快的話,把自己的人生寫成回憶錄都沒問題。
而且電影中,女主角之所以要殺死自己,完全是為了回去找兒子。但調查員不需要啊!
就算不同時間線——或者說不同批次的自己相遇,也完全能坐下來好好先鬥一圈地主再說。
可按照趙主任的說法,不同批次的自己總是想著弄死自己。這一點,他完全無法理解。至少從原著的劇情來看,根本找不出這麼做的理由。
而且,還有一點他很在乎的異常之處:無論是上次的趙主任,還是此刻的劉思淼,用的詞都是“複製體”……
這麼說吧,但凡不聾不瞎不瘸的,就是什麼都不做,跟著主角瞎跑,回來之後論壇上集思廣益一下,也該猜出這個專案的真相了。
但凡跟著主角蹭到第二輪,就會發現,那根本不是什麼複製體,而是不同時間線的自己發生了交匯。
但兩人用了“複製體”這個稱呼,而且完全沒有提到關於時間的問題,就證明一點:不僅是他們,整個公司的調查員,都沒有發現那些真相。
喬木自然不會覺得公司調查員都是傻叉,只有自己老牛逼了。
本該很簡單就能發現的真相,這麼多人都發現不了,那就意味著,他認為的“真相”,並不存在。
那就只有一種可能了:這個專案,和他所熟知的電影,並不是一回事。
然而,劉思淼的介紹中,六名角色的身份,又與他的記憶完全吻合,絲毫不差。最關鍵的是,公司早就鎖定了唯一的主角:傑西。
這讓喬木很不舒服。他強化思維宮殿,就是為了保住自己最大的優勢,或者說金手指。
但現在,卻突然有人告訴他:熟知劇情這一優勢,很可能會被動搖……
這種強烈的危機感,一時讓他有些坐立難安。
此刻的他甚至有一種衝動:向死神專案組請個假,到這邊的專案裡一探究竟。
劉思淼的計劃很簡單:
第一步,安排有一定戰鬥力、致命性又不高的人員,進行單人探索,嘗試對先有情報進行驗證。
第二步,驗證完情報後,開始組隊探索,並對一些猜想進行適當的驗證。
第三步,嘗試著對劇情做出較大幅度的干涉與改變,儘可能總結出集體無意識應激的規律——這在這類封閉場景少數劇情人物的專案中,是可以做到的。
第四步,就是真正的核心:對劇情有了足夠的掌控力後,就嘗試與複製體進行深入接觸,搞清楚複製體背後的秘密,並研究是否可以從中收穫某種科學技術或強化能力。
如果第四步事不可為,那就及時止損,果斷終結專案。好歹也算是一份成績,能夠提振一下大同分部當前已經觸底多時計程車氣。
劉思淼的彙報完成後,喬木又在趙主任的介紹下,向與會人員講述了自己終結《高校一日遊》系列兩個專案的經歷與經驗。
調查員都野慣了,自然沒什麼紀律可言。一聽這個事蹟,直接炸了鍋,九個人的竊竊私語,一時就連趙主任都攔不住。
他轉正一個月以後,基本都沒去過四樓;有了個人終端,更是除了提交報銷發票外,根本不需要來公司。所以上次會議後,他就沒和這些同事見過面,更談不上認識。
這些人中,有些知道他的事蹟,有些不知道,有些則是知道了但不願相信。
若有所思、恍然大悟、羨慕嫉妒、難以置信、心馳神往……數道蘊含複雜情感的視線投射在他的身上,一時讓他很是受用。
會議最後,趙主任肯定了劉思淼的專案方案,提出大家每週召開一次專案周例會,並堅定服從劉思淼的管理與安排,又鼓勵了一番、畫了一圈大餅,就散會了。
喬木注意到,他自始至終都沒有提及另一位同樣參會的P5。這讓他確定,對方和自己一樣,都是來給趙主任撐個場子而已。
喬木不打算被人搭訕和圍觀,更不打算在趙主任的破事兒塵埃落定之前,和大同分部的人有什麼瓜葛。
一散會,他連四樓都沒去,拒絕了三名同事“聊一聊”的邀請,直接離開公司了。
但他不找事,事也會找他。
下午五點多,個人終端上,一個陌生的同事發來了一份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