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鴻顯然對他的敏銳很滿意,這個少年,算是他帶過的最有潛力的新人了。
“當然是單個的。這就意味著,任意一個調查員的行動過於魯莽,都有可能導致專案重啟。”
見喬木眉頭緊鎖,他笑了起來。
公司既然組織調查員進入專案,自然就不會出現這種無解的局面。
智腦就是他們最大的依仗。
調查員完成必選任務後,就會接到可選任務。每一次釋出可選任務時,智腦都會同時公佈當前的集體無意識應激,以供參考。
此外,如果專案中有人的集體無意識應激過高,或漲速過快,智腦也會對專案內的所有調查員釋出緊急通知。
“不過集體無意識應激並非只有這一種反擊手段,”範鴻進而強調道,“或者可以說,它的手段是無窮無盡的。小到突如其來的攔路搶劫和車禍、警察的盤問與抓捕,大到地震、海嘯、隕石撞擊,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它做不到的。”
當然了,主要作用就是維護專案自身基調,那集體無意識應激就不可能做出違背專案基調的反擊。
例如冷兵器世代,絕不會出現熱武器;城市槍戰,就不會出現重武器;戰爭片中自然也不會出現超能力,等等。
從這個角度來說,只要有足夠的經驗,還是能對集體無意識應激即將採取的手段做出一定範圍內的預測的。
此外,集體無意識應激也是可以降低的。主要方法有兩個:
一是什麼都不做,耐心等待。集體無意識應激就會一點點地回落。
但這也意味著調查員在專案中接下來的時間就全部浪費掉了。
第二個方法則是最常用的:直接結束專案,讓專案在沒有你干涉的情況下自行運轉。這個過程中,它會漸漸適應並接受你之前帶來的改變。
直到下一次你再進入時,集體無意識應激就會因此而清零。這個時間最長也只需要現實中的一週。
不過專案運轉的前提,就是裡面必須有調查員的存在。
但你不在的時候,別的調查員進入這個專案,很可能會無意破壞掉你所取得的成果。
第一種方法比較適用於劇情週期較長的專案;第二種則相反。
“所以調查員們要習慣放棄,執行過的專案,就算再有價值,該拋諸腦後的時候,也不要捨不得。
“想要留住一個專案,唯一的可能就是你的表現實在太優異了,導致公司決定將這個專案設為你的專屬。”
“我記得公司規定,每次執行專案後,至少要休息一週,就是因為這個嗎?”
“有這方面的考量,主要原因還是專案頻率過高,會大幅提升調查員罹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公司要為員工的健康考慮。”
範鴻向後靠在沙發上,笑道:“你不會真的以為每次脫離專案後的眩暈感,是無害的吧?不過你放心,公司這麼多年的研究加實踐,基本已經確定,一週執行一次專案,對身體的傷害不會超過一天抽一根菸。”
說到這裡,他不再往後說,而是等喬木先消化掉前面的內容。
“公司手裡究竟有多少專案?”過了好一陣,喬木才問了新的問題,“調查員之間不會因為爭奪專案而產生衝突嗎?”
“米工這個都沒說啊,”範鴻若有所思地舉起平板,“這就涉及到一個新的概念:‘映象’。”
每個專案,並不是唯一的,而是分成了很多個,而且相互之間互不干擾。
“就好像……跑跑卡丁車,你也在玩對吧?裡面會有很多個房間,這些房間裡,明明是同一張地圖,卻相互獨立,完全沒有任何聯絡。這就是映象。
“……這個,QH04-201237-26-17,你上一個專案的專案編號。QH是‘奇幻’的縮寫,04是公司的編號——別問我怎麼來的,反正一說新起點,就是04。
“201237,就是說這是公司在2012年獲得的第37個專案;26,這是這個專案的第26個映象;17的意思是……這是這個映象第17次重啟了。
“每個專案的映象數量都不一樣,有的多達上百個,有的一個沒有。不過映象的數量也會逐漸增加,這個似乎和智腦有關,具體情況我沒了解過。”
這個情況,還真像元祖無限流那種多元宇宙的設定啊……
所謂的集體無意識應激,也很像那個什麼蓋亞的設定。喬木這麼想著。
如果不是這個“主神”的表現實在太low,他都要懷疑那些所謂的“專案”和“映象”,其實就是一個個平行宇宙了。
《無限恐怖》中,是主神將一個個平行宇宙偽裝成自己創造的虛擬世界。
而這裡,這個“主神”……或者直接說公司,毫不掩飾,自己和那些“專案”沒有關係,那些“專案”的幕後大佬,要比自己牛逼。
會不會是扮豬吃老虎?
想到這裡,喬木啞然失笑:毫無證據的情況下,這種“猜我在第幾層”的遊戲,其實毫無意義,而且會沒完沒了。
範鴻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不知道這個思維活躍的小屁孩兒又想到什麼了,這麼嚴肅的話題,都能把自己逗樂了。
不過他還是繼續做自己的工作:“你說說看,按我之前所說,我們該怎麼終結掉一個專案?”
喬木毫不猶豫地回到道:“想辦法和主角相識,讓自己成功融入劇情,以合乎邏輯的手段,去一點點改變劇情,聚沙成塔,最終量變引發質變。”
範鴻毫不掩飾自己的嫉妒,笑道:“真不愧是面試拿A+的傢伙。要不是公司對試用工的專案資料嚴格保密,你現在已經是四大事業部上下的重點關注物件了。”
誇讚完,他沒搭理喬木的一臉嘚瑟,指著窗戶說:“外面有一所中學,我現在告訴你,裡面有主角兩人、配角若干,請你去把他們找出來。你要怎麼做?”
喬木仔細想了想,就愣住了。
他幾乎沒怎麼想過這個問題。因為他有熟知劇情的優勢,選擇專案時,必然會選自己知道的專案,那些一看就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的,他多一秒都不會考慮。
“所以……最難的不是怎麼融入劇情,而是怎麼找到劇情人物!”他恍然道。
“嘖,”被這個敏銳的傢伙搶了自己的臺詞,範鴻無奈地齜著牙,直接跳過提前準備好的大段講解,指著自己手中的平板說道,“沒錯,你選的專案,就正面臨這個問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