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神:從月入五千到資產千億

第109章 省部比分部熱鬧多了,好想早點過去

週日中午,喬木參加了範鴻的慶功宴。

範鴻估計要喝酒,就沒開車,兩人是打車去的。

和之前以為的包場飯店不同,範鴻的慶功宴,是外包商在省部食堂安排的豪華自助餐。

據說這家外包商和大同那家小打小鬧的不一樣,人家本身就承接很多高階宴會,這方面輕車熟路。

省部辦公樓的規模竟然和大同分部差不多,甚至比大同分部還小一點。

因為省部地下只有兩層。

喬木本以為這裡至少也該是一棟十一二層的小高層,沒想到依然只有五層,而且四四方方豆腐塊,外牆連牆磚都沒有,就是刷了層硃紅色的牆漆。

從外面看,這樓就是個二十年前的老式辦公樓,除了玻璃擦得挺乾淨的之外,就沒別的特點了。

一樓大堂就直接立了一塊牌子,標明瞭每個樓層的部門,也不怕洩密。

負二層是地下停車場和倉儲區,負一層是康復中心和專案區;

一層是前臺和食堂,二層是人事部、公關部和後勤部,以及帶編號的會議室;

三層是資訊部、財務部和後勤部,還有幾間會議室;

四層則是培訓部、內部專案事業部與外部專案事業部,依然有配套的會議室;

五層自然就是領導辦公室與大會議室。

喬木想了想,覺得只看部門名字,確實看不出來這公司是做什麼的。

外人只會覺得這公司真low,連個像樣的部門名字都起不出來,真是人如其樓。

看看那些大廠,什麼委員會職能平臺、什麼事業群事業部,再配上英文縮寫,一張PPT擺出來,立刻高大上。

組織架構的科學性與適配度先不說,至少這起名能力,就甩國企八十條街。

相較而言,公司的組織架構,至少看內部OA公司介紹板塊裡的組織結構圖,基本還是從政府那邊搬來的垂直管理與分級管理並存的那一套。

喬木只在大同分部待了半年,就可以斷言,這套模式,至少站在公司的角度上,是嚴重不適用的。

但凡它的適配度稍微高那麼一點,大同分部也不至於從上到下全體懈怠成那個樣子。

但有意思的是,上峰寧願進行股份制改革,少量引入社會資本,也不願意內部花點功夫,好好整整企業的組織架構。

他不禁猜測,眼下這個局面,恐怕反而是上峰希望看到的。

另一個證據,就是研發部。

研發部的體量,已經遠遠凌駕於公司任何其他部門了。

圍繞它的組織結構,其複雜程度,升級為事業群恐怕都不夠,甚至需要拆分為多個事業群才行。

但至今研發部都是一個龐大的臃腫毛線團,凌亂不堪。

效率極度低下,資源浪費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

那維持現狀的好處是什麼?

大概就是沒有任何人能夠有效地駕馭它,它自己不能,高管聯席會也不能。

它只能憑著慣性,一點點往前挪動。

當然,它自身本就體量驚人,哪怕挪動再慢,在其他公司乃至產業看來,也是一段可觀的距離。

這樣的研發部,既能夠以上峰滿意的速度,不停滋補整個社會;又很難將那些受惠於它的產業綁在一起,組成一個利益團體,反噬上峰。

不是說它不具備擴張和壟斷的本能,而是它內部混亂到如臂使頭髮的地步,就算知道該怎麼做,也做不出來。

上峰與高管委員會再從旁遏制,它的任何本能,都只能是幻想。

這簡直就是歷朝歷代國內國外所有統治者最渴望的模式了。

可惜,全國上下也只有這一家公司能這麼玩兒。換二一家,就會立刻死給他看。

水遠了。

一樓大堂的牌子上寫了個領導辦公室,結果進了食堂,範鴻一介紹,喬木才知道,太原分部竟然有M4的三位副主任!

按範鴻的說法,一個分部的副主任數量,竟然還是不固定的!是根據這個分部的規模定的。

而且除了這四位正副主任外,每個省部都有一位M3的內部專案事業部主管。

這是其他地級分部沒有的。

但更好玩兒的是,省部還配有外部專案事業部,卻沒有外部專案事業部主管。

“主要是在兩個事業部之間隔一層,避免我們這些派遣員憑藉高階別,把你們這些菜鳥調查員吃幹抹淨了。算是對你們的保護。”

四大事業部員工,平時被統稱為調查員。

但實際上,正式命名中,P3-P6才是調查員,P7-P9則是派遣員,P10-P12則是探索員。

其中還有細分。例如P7是派遣員,P8是高階派遣員,P9是專項派遣員。

“而我們外部專案事業部不設主管,就是擔心省部出現軍閥割據了。”

尋找各位領導做介紹的路上,範鴻低聲解釋。

“畢竟我們事業部,是要和同行打交道的。”說完,他笑著朝喬木擠了擠眼睛。

喬木心中一動。

他之前就在想,四大事業部的命名是什麼意思。

內部專案、外部專案、新專案和未知專案,一開始莫名其妙,但只要知道了國外還有“同行”,多少都能猜到一些。

現在,範鴻等於是變相肯定了他的猜測。

內部專案事業部,只能執行本公司掌握的專案,也就是那些專案編號開頭是04的專案。

而外部專案事業部,大機率就是要走出國門,參與其他同行的專案了。

這也是應有之意,不然那個04就沒意義了,唯一的作用就是多佔兩個位元組。

範鴻曾說過,同行之間“大多數時候競爭,小部分時候合作,偶爾才會敵對”。

《刺殺小說家》中,嚴牧之也曾提到過“死鬥局”,他的描述是“同行之間惡性競爭的手段”。

至於新專案事業部,他暫時還沒什麼頭緒。

而未知專案事業部,就有意思了。

未知專案,如果是智腦新發現的、情報還是一片空白的專案,那他也曾經執行過啊。

就是他親自觸發的《忌日快樂2》。

似乎也沒什麼特別的。

就算一無所知,一個稱職的調查員,只要初期保持足夠的謹慎,其實生存機率還是很大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