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翻開扉頁,繼續閱讀,後面講述的是魔法師系別和魔法施放相關知識。
按照書中的說法,魔法師將外界超凡能量劃分為兩個大的型別:元素、奧術。
其中元素又分為七種屬性,也可稱為七系:風、火、土、水、雷、光明、黑暗;
奧術則在魔法形式上有七個小類:防護、咒法、塑能、附魔、幻術、變化、預言。
元素和奧術都講究親和,魔法師具備親和才能擁有對應的魔力。
不過這之中又有不同。
首先,元素七系之間互斥。
比如水系魔法師就不能使用火系魔法,除非他同樣能煉化出火屬性魔力。
其次,元素類與奧術則沒有互斥性。
即便魔法師無法將外界的奧術能量吸納至體內煉化成“奧術魔力”,他卻可以直接用精神力引動外界奧術能量來構建法術模型並形成魔法。
這種做法雖然能強行使用出奧術魔法,但相比於有奧術魔力的魔法師來說,施法難度更大,精神力消耗更多,威力也比正常奧術法師要弱。
再次,奧術魔法師也有其專屬特點。
四級奧術魔法師能夠掌握“塑能”法術模型,透過不同系別的法術模型,可以將體內的奧術魔力轉化為元素系的魔力。
比如奧術魔法師就能透過“水系塑能法術模型”來施放水系法術,用火系塑能法術模型來使用火系法術。
當一個奧術魔法師掌握了七系塑能法術模型,他就是全系魔法師。
當然了,這種施法也存在消耗高、難度大等問題,但相比元素魔法師使用奧術魔法而言要低一些。
杜安將這些文字反覆閱讀了好幾遍,才完全弄懂了其中的區別。
他放下書,沉吟思索。
“其實奧術也可以看成元素類的一種屬性,只是它和元素在‘互斥’上存在區別。”
消化完這些資訊後,他繼續閱讀。
這本書的後面介紹了一些魔法名稱,講述了它們的威力。
比如杜安在小說中經常看見的火球術、閃光術、風刃術、雷電術等等,書中都有提及。
不過只是簡單介紹,並沒有講述這些魔法的法術模型究竟是什麼樣子。
對魔法師來說,法術模型是很昂貴的東西,高階別的法術模型就像食譜、配方一樣珍貴。
杜安放下手中的書籍,換了另外兩本。
這兩本薄薄的書籍裡記錄的是四個法術模型。
第一本記錄的是光系魔法閃光術和治療術,第二本記錄的是火系魔法火焰術和火球術。
杜安好奇地看了法術模型,這東西就像是幾何圖形,而且是多種圖形組合在一起,形成的立體圖案。
“二級魔法的法術模型,顯然比一級魔法要複雜。”
杜安如此評價。
魔法師要解析這些法術模型,再用魔力構建法術模型。
這個過程十分複雜,有些魔法師即便精神力足夠,卻沒有足夠的耐心去學習、剖析和研究,很多年都無法掌握一個魔法。
這就好比繪畫。
有的人是天才一看就能畫出來;
有的人天賦差了點,卻能靠著學習來彌補;
還有的人雖然有一點天賦,卻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甚至直接躺平,自然畫不出什麼成果出來。
“我要不要學習魔法?”
杜安放下兩本書,思考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