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葉村外圍,寬闊的南賀川從村子邊緣蜿蜒流過,穿過茂密的森林,最終匯入遠方的大海。
而在這片森林之中,幾條涓涓細流點綴其間,為這片綠意增添了幾分靈動。
面麻、鳴人和雛田一路奔跑,在一處小河邊停了下來。
“這裡是我的秘密基地!”鳴人興奮地向面麻和雛田介紹著。
面麻環顧四周,這片籃球場大小的空地被鬱鬱蔥蔥的森林包圍,雜草叢生,中央是一個早已熄滅的火堆。
周圍的樹幹上掛著一些空心圓木,地上散落著小指頭大的碎石塊。
看來鳴人經常在這裡練習。
鳴人從一個枯樹洞裡翻了翻,翻出三根簡易魚竿。
這是鳴人自己用樹枝綁上魚線和鐵釘做成的小鉤。
“面麻哥,雛田,你們挑一個吧。”鳴人熱情的將三根簡易魚竿遞了過來。
“那我選這個吧。”面麻隨手拿了距離自己最近的一個。
雛田也是一樣,隨便選了一個。
三人沒有著急去釣魚,而是在枯樹下開始尋找蚯蚓。
“白眼!”雛田輕喝一聲,雙眸周圍青筋暴起,視線穿透泥土,精準地指出了蚯蚓的位置。
面麻和鳴人順著她的指引翻開一段枯木,果然發現了幾個小洞,隨後用樹枝開始挖了起來。
“哇!好多蚯蚓啊!”鳴人驚喜地叫道。
他以前獨自找蚯蚓的時候可是找了老半天都找不到幾隻,後來摸索了很久才知道蚯蚓的習性是喜歡枯木下鬆軟的泥土。
面麻也對雛田豎起了大拇指。
三人來到河邊,一人選了個地方坐下,開始將蚯蚓掛在小鐵釘做的鉤子上,然後拋竿。
樹蔭下,清澈的河水緩緩流淌,三個孩子一邊釣魚,一邊閒聊。
面麻刻意向鳴人和雛田講起了前前世小時候學的童話故事,引得兩人聽得入神,手裡的魚竿有魚兒咬鉤都差點沒注意。
鳴人手忙腳亂的將魚竿拉起來,發現只是一隻手掌大小的魚,有些悻悻地將它放在了河邊堆起來的小水塘裡,然後掛上一隻蚯蚓,拋竿後繼續聽面麻哥講故事。
“以前戰亂紛飛的時代,有個國家有一條法律,凡是有人能將在國外淪為奴隸的本國人贖回,國家可以給予補償,有一天,一個叫子貢的人贖回了一個國民,卻放棄了補償,作為老師的孔子知道後,反而批評了他。”面麻向鳴人說起了子貢贖人的故事。
“為什麼?”鳴人的小臉上有些不解。
人贖回來了,子貢也不要補償,為國家節省了錢財,不是一舉多得嗎?
面麻耐心解釋起來:“因為子貢的行為屬於個人道德,他不要補償,成就了他的小義,但卻無形中提高了行善的成本和標準,如果子貢不收國家的補償,以後其他人若是贖回國人,再找國家要補償,就會被其他人指責‘不夠無私’,這種就叫道德綁架。”
面麻一點一點為鳴人分析:“你不能以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別人也跟你一樣做,那樣只會將道德拉高到只有少數人才能做得起,從而打擊了普通人對行善的熱情。”
“這樣一來,行善反而成了負擔,普通人誰還願意去做?”
“道德是用來約束自己的,而不是綁架別人的。”面麻總結道:“如果善舉變成了一種負擔,最終只會讓願意行善的人越來越少。”
小鳴人有些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面麻見狀也不強求,只是希望他能記住這個故事。
接著,面麻又向鳴人說起了其他一些寓言故事。
時間悄然流逝,三人陸陸續續釣到了好幾條魚,開始生火烤制。
鳴人自告奮勇要請面麻和雛田吃他親自下廚的烤魚大餐,卻被一條魚的尾巴‘啪’地扇了下臉,逗得面麻和雛田哈哈大笑。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