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穿大唐:富養小兕子

第66章 包子和饅頭的愛恨情仇

拿上奶瓶後,葉澤便拉著板車,來到了後院之中。

兕子,高陽和城陽三人見到那麼大一個蒸籠的時候,都是張大了嘴巴,頓時,後院中哇聲一片。

“哇!小囊君,介個好大鴨!”

兕子走到板車旁邊,看著面前的大蒸籠,想要摸了一下,卻又不敢亂碰,急得在一旁一蹦一蹦的,不知道的,還以為地上是火燒的鐵板,燙腳呢。

高陽也拉著城陽一起,圍著那大蒸籠左瞅瞅右瞅瞅,很是好奇的模樣。

“郎君,這裡面,莫非是饅頭?”

鄭觀音看著這麼大一個蒸籠,不禁好奇問道,這種東西,大唐自然也有,她當然是認得的。

只不過,現代很多東西,基本都跟大唐不一樣,鄭觀音也不確定,這裡面是不是也是蒸出來的饅頭。

“對,饅頭和包子,旁邊這桶是豆漿。”

葉澤笑著蹲在一旁的鐵桶旁,朝鄭觀音演示著該如何開啟這種鐵桶,蒸籠沒什麼好教的,大唐只是古代,相對比較落後,又不是文明荒漠。

“包子?”

鄭觀音一邊看著葉澤如何開啟卡扣,一邊輕聲問道。

包子這個詞,則是起源於宋朝,在唐朝的時候,還都是叫做饅頭。

值得一提的是,宋朝以前,饅頭就是指的帶餡兒的饅頭,可一直到清朝的時候,包子和饅頭才逐漸分化開來,才成了如今所理解的包子和饅頭。

“嗯,包子就是帶餡的饅頭。”

葉澤並不知曉這一點,在現代,除了少部分地區之外,大多地方,饅頭是沒有餡兒的,這都已經是常識了。

鄭觀音聞言也不禁愣了一下,頗為驚訝地問道。

“難不成,饅頭是不帶餡兒的?”

“對啊,饅頭就是沒有餡兒的。”

說著,葉澤似乎也意識到了什麼,抬頭朝著鄭觀音看去,旋即,不由得笑了起來。

“反正我們這邊,是把沒餡兒的叫做饅頭,有餡兒的叫做包子。”

不管差異如何,葉澤肯定是堅持自己這邊的叫法和觀念,至少,他們這邊絕大多數地方,都是這麼喊的。

而這些,兕子,高陽卻是不懂,她們只是聽著包子,饅頭這些,就知道是那個大盒子裡面的吃的。

“小囊君,系幾肚肚餓餓,想七包包,嘻嘻!”

“嗯嗯,小郎君,高陽也餓了,想吃包子!”

兩個小公主也都是鬼精鬼精的,她們不知道包子饅頭味道怎麼樣,但卻知道,包子比饅頭多了一個餡兒,這個餡兒,一聽就是好吃的。

只有一旁的城陽,此時還在迷糊當中,跟兩個傻妹妹不同,城陽可是知道什麼是饅頭的。

可是,這饅頭又是沒餡兒,又是有餡兒的,讓還沒有吃早飯的城陽,聽得肚子也開始餓了起來。

“都餓了?城陽是不是也餓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