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隱忍十八年,廢柴皇子殺瘋了

第67章 下鄉

“孔老先生,如今大秦積貧積弱。”趙凌語氣變得溫和起來,雙目看著孔鮒,眼中充滿了悲天憫人的神色,“孔老先生來咸陽的路上應該也看到了,災荒之年,大秦百姓流離失所,朕已竭盡全力救濟子民。”

孔鮒感嘆道:“陛下仁慈,上天必將垂憐,來年定是豐年。”

“子不語怪力亂神,孔老先生何必將希望寄託在上天的垂憐上?”趙凌神情肅穆,“朕有個想法,既可以磨練儒家門生,又可救濟蒼生,亦可傳揚儒家學說,且不必等到幾年之後,當下即可。”

“不知孔老先生可願一聽?”

趙凌此言說出,孔鮒激動得雙眼放光。

他可不是傻子,趙凌說什麼等百姓富足,衣食不愁之時,便以儒學為尊,那要等到什麼時候?

天災連年,哪怕趙凌尋來海外的優良作物,也是要等的,還要看運氣。

一次天災就可以毀掉百姓辛苦一年的作物。

他真能活到那一天嗎?

“陛下請說!”

趙凌卻沒有直接說出來,目光緩緩掃過在場的博士。

眾人的看趙凌的眼神熱切,充滿了期待,

趙凌張了張嘴,猶豫片刻,最後輕笑了一聲,搖頭道:“算了,還是不說了,諸位還是研究學說吧,朕回宮了。”

說完,他轉身就要走。

孔鮒連忙上前抓住了趙凌的衣角,大喊:“陛下留步!”

趙凌回首看了孔鮒一眼,孔鮒連忙鬆手,往後推了兩步,侷促地往後退了兩步:“是孔鮒失禮了,還望陛下明言。”

趙凌依舊一副猶豫不決的樣子,嘆了口氣:“朕這個想法有些不切實際,儒家博士尊貴……”

“朕的想法是,讓儒家門生前往各縣各鄉,除了開辦私塾教百姓識字明理之外,還有便是,身體力行,幫助貧困的百姓耕地開荒,使百姓深切地感受到儒家的好。”

“百姓如果還在為衣食發愁,又哪來的精力去學習儒學?可是,朕怕儒家的門生吃不了這個苦。”

趙凌頓了頓,嘆了口氣:“大秦百姓大都目不識丁,朕剛剛繼位,又沒什麼人才可用,想要讓百姓都學習儒學,也只有依靠整個儒家了。”

孔鮒聞言,連忙說道:“陛下,儒家門生願意為陛下效勞,願即日前往各地教化百姓。”

趙凌同樣情緒激昂地說道,“孔老先生大義。”

“朕以為,孔老先生可以為各縣各鄉劃分門生,都是自願前往。”趙凌繼續細說,“能讓十戶人都吃飽穿暖或是讓百人識字,默寫出一本儒家典籍者,可上報與朕,朕將親寫其生平與功績,命人在當地立功德碑,鐫刻其上,供後世瞻仰。”

當世儒生重名勝過重利。

之前嬴政焚書坑儒對儒家思想進行直接打壓,也是希望透過這一措施,消除儒家思想對中央集權的潛在威脅。

趙凌現在把機會擺了出來,直接讓儒家傳世,還弄出立功德碑這種獎勵。

他親寫其生平與功績,這個意思就是,做出功績的儒生將入他的眼,說不定今後還會重用。

這訊息傳出去,儒家門生們恐怕散盡家財也會盡力達成趙凌的任務,

家中富裕者,恐怕會迫不及待散盡家財博取這傳頌後世,入皇帝法眼的機會。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