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簡單,無論是一家企業還是一個朝廷,沒有錢,什麼都幹不了,什麼轉不通!
內庫的確還存有一筆較為可觀的錢財,這些原本是劉玢準備用來修建宮殿與過他登基後第一個壽辰的。
現在他死了,這些錢自然可以留給自己用在正途上。
可問題是,僅有這一筆錢根本就不夠啊。
南漢現在的朝堂收入,完全是靠最大限度壓榨老百姓得來的。
自己現在繼位了,如果還繼續過分壓榨老百姓,那坐上這把龍椅又有什麼意義呢?
這筆錢必須花在刀刃上!
可什麼才是刀刃呢?
農業、經濟、科舉……
劉弘昌只感覺自己腦子亂糟糟的。
這樣一個混亂、腐敗的爛攤子,真的讓人頭疼。
良久。
他猛地坐直身子,雙眼放光,提筆、蘸墨、揮毫,一蹴而就!
而紙上赫然出現了兩個字:軍事!
“沒錯!”
“這才是真正的刀刃!”
所有的改革都會遇到莫大的阻力。
因為它必定會動到無數人的蛋糕。
說白了,人家憑尊你為帝?
憑你之前有賢王的美名?
笑話!
那只是吸引部分人的工具。
還是憑你是皇帝?
別人就必須要你言聽計從?
扯淡!
這在個“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的亂世,換皇帝比翻書還快。
一旦觸及到別人的根本利益,哪管你是不是所謂的皇帝?
而如今,南漢之所以還算勉強穩定,只有一個原因:軍事!
所以,軍事才是關鍵!
與其把這些錢花在內政方面,還不如花在軍事上,打造一支絕對效忠自己,然後戰鬥力又強悍的軍事力量。
只有這樣,將來無論是面對內政改革帶來的抵抗,或者那麼多親王可能出現的禍亂,甚至是國內的暴動,外地的入侵,才能有根本性的保障!
說句難聽的:
只要有了絕對的軍事力量,紳士門閥不聽話就殺紳士門閥!
親王要zao反,就砍親王的頭!
流民要暴動就強制鎮壓。
外敵要入侵,就雖然遠必誅!
想到此,劉弘昌又突然無奈地搖了搖頭:
果然,登上權力頂峰,當真會影響人的心態……
殺伐是必要的保障,就像真相永遠在大炮射程之內一樣。
但殺伐也很容易帶來反噬。
劉弘昌回覆冷靜,在心中確立了一個宗旨:
在掌握絕對軍事力量的基礎上,還是得繼續走“賢王”的路子,不,現在要晉級到“仁君”的路子!
劉弘昌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麼,強行止住了自己亂飛的思緒。
直接起身往書房外走去,對一直守護在書房外的御前侍衛統領王復說道:“走,隨朕去禁軍軍營逛逛……”
御前侍衛統領這個職務之前是沒有的。
還是在顏曜冰的建議下,劉弘昌才單獨以王復之前的人手為基礎成立了這股安保力量。
甚至名字都是顏曜冰取的。
沒辦法,他剛登基,的確需要能絕對信任的安保。
劉玢留下來的那些人,雖然他還在用,但說實在的,他很難信任。
特別是之前掌握內侍軍(全部由太監組成),負責貼身保護劉玢的內常侍林延遇。
只是此人情況特殊,暫時也沒精力、也不能隨意動他。
臨近正午時。
劉弘昌的鑾駕終於來到了禁軍軍營。
數萬禁軍,分東西兩營駐紮,拱衛都城。
劉弘昌來到了循王劉弘杲所在的東營。
在劉弘杲的陪同下,整整一下午都在巡視禁軍的訓練情況與人員情況。
之後,又單獨與劉弘杲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劉弘杲本就是他五哥的鐵桿支持者,陳道庠一事後,他就對劉弘昌更加感激。
所以,在與劉弘昌交流禁軍情況時,幾乎沒有任何保留。
於是,經過一下午的瞭解,再加上原主的記憶。
劉弘昌對南漢最大的軍事力量——禁軍,終於有了一個全面且全新的認知。
就兩個字:混亂!
南漢禁軍模仿唐代南衙衛軍制度,設立六軍十二衛,每軍分左右兩衛,由上將軍、大將軍等高階武官統領,並賦予特定名號以區分職能。
其中又包括什麼龍虎軍、控鶴軍、羽林軍、龍武軍、神武軍等等。
說實話,如果不是有原主記憶加持,他都很難記清楚這麼多亂七八糟的名字。
不僅僅是軍制混亂,指揮系統也十分混亂!
將領(指揮官)什麼人都有,親王、宦官、外戚,派系林立。
雖然之前透過劉弘熙的事情清除了一部分,但現在還是殘留不少。
而除了混亂之外,還有訓練與後勤廢弛,軍備荒疏等等問題。
僅僅是觀看他們訓練,劉弘昌就知道這些人的戰鬥力在什麼水平了。
難怪循州暴亂至今都平定不了。
這得虧是有地理優勢,以及較為給力的邊境守軍。
否則早就被背的政權輕鬆攻破了。
中軍大帳內,劉弘杲無比氣氛地說道:“皇兄,除了之前說的那些問題,還有一個更嚴重的問題!”
劉弘昌皺了皺眉:“是內部貪腐吧?”
劉弘杲先是一愣,隨即點頭道:“沒錯,就是這個問題,我雖然名義上統領禁軍,也嚴厲管教自己的人,可實在沒辦法,劉玢……”
“哦,不,你也知道,先帝在位時,出了很多制度,導致我現在想整頓也整頓不了,畢竟那些人都……”
見劉弘杲欲言又止,劉弘昌嘆了口氣,道:“難為你了!”
“放心吧,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朕的重心就是整頓禁軍!”
劉弘杲眼前一亮:“皇兄打算如何整頓?”
劉弘昌嘴角微微勾起:“加錢!”
劉弘杲愣了愣,瞬間急了,甚至連稱呼都改了:“什麼,加錢?”
“五哥,你、你沒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