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潮警惕地看了看門外,又看了看窗戶。
沒有黑影!
他還是不放心,又先後走到門窗旁檢查了一番。
確認沒人後,他才忐忑不安地拿出那封信。
“某頓首,謹拜義士足下:
近聞尊夫人及令郎音訊,已探得所在。然其處禁衛森嚴,周遭守備縝密,欲施援手,誠非易事。
然某念及義士高義,已籌謀良久,雖前路多舛,猶有寸心報命,誓當力拯尊眷脫離樊籠。
惜乎義士今遭囹圄之困,某欲救之,奈力薄勢單,徒嘆奈何。輾轉思忖,終不忍相瞞,故具陳始末,以待義士定奪。
君可知晉王近日所為乎?其素懷狼子野心,陰圖弒君篡祚,今見義士之勇,竟欲引為臂助。
若義士從其謀,助紂為虐,他日事成,必以“謀逆”之名永刻史冊。且此計詭秘至極,晉王素性猜忌,事成之後,必以滅口絕患,君豈得全乎?
今若欲抽身退隱,亦非善策。晉王耳目遍於朝野,君若稍有異心,旦夕之間恐遭不測。
某嘗念先救尊眷以安君心,然思之再三:若先救令妻令郎,晉王必疑君,定速加誅戮;且以晉王鷙狠之性,縱尊眷脫逃,彼亦必遣人追殺,屆時某自身難保,更遑論護持貴眷周全?
某日夜禱祝,惟願君閤家團圓,永享康寧。若義士信某赤誠,某尚有一策可陳:
……
今當鋌而走險,與君再圖後事,雖成敗難料,然奮力一搏,或有轉機,異日或可使君親眷聚首,共享天倫。
某知此事幹系重大,義士難盡信某。
若義士不欲涉險,某在此立誓,定當拼力先救尊夫人與令郎,遣人遠送他方,以全君父子夫婦之情。
存亡禍福,皆在君一念之間。
某拳拳之心,惟盼義士早決。臨書倉促,不盡所言。伏惟珍重。
某再拜。”
放下信,劉思潮如遭雷擊!
整個人竟如同雕塑般僵在原地,久久不能動彈。
對於他而言,信中的字數雖然不多,可資訊量實在爆炸!
雖然這封信沒有署名,但他知道這份信是誰寫的。
沒錯,正是有“賢王”美名的越王劉弘昌!
經歷了這麼長時間的詭異訓練,他相信越王劉弘昌在信中說晉王謀逆一事肯定是真的。
只是他萬萬沒想到!
自己有一天竟然會被捲入弒君謀逆的陰謀之中。
這、這哪是他這個升斗小民能參與的?
可信中的意思很明確:
晉王要弒君謀逆,而他劉思潮則不幸地成為了晉王挑中的工具。
他知道,正如劉弘昌在信中所言,無論此事成敗,他劉思潮必死無疑。
越王劉弘昌雖然能盡力救出自己的妻兒,但越王信中所言也是實情,如果先救出自己的妻兒,自己也必死無疑。
而且晉王也絕不會放過自己的妻兒,到時一定會派人追殺。
到時越王自身難保,又怎麼保護自己的妻兒?
孤兒寡母必死無疑!
可如果選擇幫助越王劉弘昌,選擇按照他的計劃行事,那越王劉弘昌到時又是否會放過自己呢?
畢竟越王的計劃也同樣是不能告人的秘密。
而只要是秘密,就意味著很有可能會被殺人滅口。
劉思潮此刻腦海一片空白。
繼續按照劉弘熙的命令列事,他必死無疑,妻兒也必死無疑。
讓越王先救出妻兒,同樣必死無疑。
如果相信越王,賭上自己的性命,會不會還有一絲生機呢?
畢竟越王乃是大名鼎鼎的賢王,而且之前越王也確實兌現過承諾,保下了自己一命!
不、不可能,都是謀天下的局。
誰又會在乎他這個小嘍囉的性命?
越王也只不過是在利用他罷了!
用完,還不是會像晉王一樣,將自己一家滅口……
劉思潮越想腦子越混亂,就像腦袋隨時會炸裂一般。
片刻後,他突然狠狠將那份信撕碎,就那麼一口口吃了進去。
賢王啊賢王!
你竟也是個謀求天下的野心家……
我、我怎麼這麼倒黴,攤上了你們這兩兄弟?
這晚。
劉思潮輾轉難眠。
他想了很多。
想到了自己那溫柔賢惠、吃苦耐勞不嫌棄他出身的妻子,那張普通的容顏,卻藏著天底下最善良的心。
她不該因為自己陷入這樣的危險之中!
他想到自己那還不足五歲的孩子,那天真爛漫的笑臉,卻藏著天底下最乾淨的心靈。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