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嚴重程度、利害關係都說明了,目前而言,陳道庠的嫌疑無疑是最大的。
那麼看你萬景忻是要選擇忠於陳道庠,還是要信越王劉弘昌!
如果選擇忠於陳道庠,那如果劉弘昌說的是真的,他必死無疑,甚至夷滅滿門都不為過!
如果選擇相信劉弘昌,就必須儘快聽從他的安排,封鎖皇宮,以防止真相逃脫,更要防止皇宮動亂……
萬景忻皺了皺眉,似乎並沒有猶豫,直接說道:“末將這就調派人手,執行王爺您的命令封鎖皇宮!”
說罷,不待劉弘昌反應,便直接帶人衝了出去。
劉弘昌皺了皺眉,甚至有些意外!
他沒想到這萬景忻這麼快就做出了抉擇。
只是,此人到底是因為考慮清楚了利害關係,還是他真的更忠於大漢?
自己以後又能否重用呢……
與此同時。
循王府內,見循王劉弘杲還愣在原地。
王翷有些著急了:“王爺,發生如此大事,您作為親王,又與越王關係最為親密!”
“您必須儘快站出來幫越王穩定局勢啊……”
劉弘杲怔了怔,像是這才撿回了一點點魂魄,將信收好,邁開腳步,目光逐漸堅定:“走!”
劉弘昌在信中只是簡單陳述了玉堂珠殿的那一幕,然後拜託他穩住禁軍,封鎖都城。
但就是這封簡短的信,差點讓他背過氣來。
劉玢會死,這是他一直相信且認定的事。
可他萬萬沒想到,這次政變的主謀劉弘熙竟然也死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震驚疑惑之餘,他又生出了更多複雜的情緒:
一方面,他有些小小的暗喜,畢竟他們兩個都死了,五哥繼承皇位就更名正言順了。
但同時,他又擔心,如果五哥劉弘昌堅持不當皇帝,那怎麼辦?
還有,如果五哥劉弘昌當上皇帝,以他的性格,定會將事情真相查得一清二楚。
到時候,作為四哥劉弘熙政變的幫兇,五哥又會怎麼處置自己呢?
他消化了很久,也糾結了很久。
但最終,王翷的那句“必須儘快站出來幫越王穩定局勢”點醒了他。
不管了!
還是那句話,沒有人比五哥更配當皇帝。
至於如何處置自己這個幫兇,自己只管相信五哥便是。
畢竟在這世上,若五哥都不能相信,還有誰值得自己相信?
……
萬景忻沒有讓劉弘昌失望,很快便封鎖了皇宮。
王翷也沒有讓劉弘昌失望,帶著好訊息回來了。
那一眾大臣更沒有讓劉弘昌失望,在排查核對後,也得出了初步的結論。
整個宴期間,除了一些舞女和樂官,只有晉王劉弘熙、陳道庠、以及六名力士進入過玉堂珠殿。
那些舞女和樂官都在皇宮,劉弘昌帶領一眾大臣連夜審問。
最後,所有人都將目標鎖定帶著力士離開皇宮的陳道庠身上!
劉弘昌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他當即以輔政大臣的名義下令,全城搜捕陳道庠與那幾名力士。
天空放晴。
熬了一整宿的眾人都有些昏昏欲睡。
玉堂珠殿內。
劉玢與劉弘熙的屍體,以及那小太監的屍體都已經分別搬到了別的地方。
只有那一攤已然凝固的血跡還沒來得清洗。
王翷忍不住看向前面一直負手站立的劉弘昌:“王爺,天亮了,很快就要到早朝的時間了,接下來該怎麼辦?”
劉弘昌道:“正常上朝,本王要在朝堂上,將此事公諸於眾!”
聞言,不待眾人開口,楊相便站出來說道:“王爺,這恐怕不妥!”
“之前的商討我們不是已經得出結論了嗎?”
“如果兇手真的是陳道庠,那其背後一定還有幫手,誰敢保證文武百官之中會不會有他們的幫兇?”
“如果在抓到陳道庠之前就將此事公諸於眾,只怕會滋生更多變故……”
“下官建議,還是先瞞著,等抓到陳道庠,將此案破了之後,再公佈……”
眾人見狀,瞬間像是來了精神一般,議論紛紛。
以楊相的兒子楊文之為首的四五個大臣都站出來表示贊同。
而以趙光裔的兒子趙損為首的幾名大臣卻站出來反對:
“不可,楊相說的有道理,可誰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抓到陳道庠?”
“如果一直抓不到,那我們難道要一直瞞下去嗎?”
“而且我們怎麼可能瞞得住呢?”
沒人發現背身的劉弘昌嘴角微微勾了勾,等他轉過身看向眾人時,還是那張凝重的臉。
他掃視了一眼眾人,又看向王翷,問道:“王大人,你覺得呢?”
王翷挑了挑眉,道:“但憑王爺決策!”
話音剛落,劉弘昌便發現不少人向王翷投去了異樣的目光。
劉弘昌微微嘆了口氣,道:“所以,現在的關鍵,就是能不能抓住陳道庠了……”
數個時辰以前,還是半夜。
京都西城陳府內。
“郎君,您怎麼這個時候回來了?你不是應該在皇宮……”
“少廢話,趕緊帶著孩子,收拾東西跟我走……”
“這是怎麼了,郎君?”
啪!一道清脆的巴掌聲響起:“別廢話,趕緊的!”
很快,四道身影便出現在了夜幕之中。
他們沒走大門,而是小心翼翼地開啟了後門。
然而,後門剛被開啟,便傳來了一道陰沉的聲音:“陳將軍,這是要去哪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