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至上

第80章 一鏡到底

“CUT!”

卡隆叫停了拍攝,對著場地中張銳問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子彈卡殼了!”

張銳走到卡隆身邊,拉動拉機柄,槍膛中的子彈,說道:“這把槍使用了UTM訓練套件,連續射擊的情況下,發射藥燃燒對槍管進行加熱,會讓蠟制彈頭出現融化的情況,引起射擊不暢。”

“傑弗裡!!”

卡隆喊來了道具師,責問道:“你的道具是怎麼準備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槍是HK公司那邊自己準備的,跟我沒關係。”

傑弗裡一臉委屈的看著卡隆說道,“更何況,我們並沒有這種UTM套件。”

“唔,這個有解決辦法嗎?”卡隆向張銳問道。

“不使用配備UTM套件的槍。”

張銳對卡隆提議說道:“如果能使用實彈,不僅能解決蠟制彈頭射擊不暢的問題,就連最後從側邊擊中標靶的射擊,也能順利完成。”

“安德魯。”

卡隆叫來了自己的攝影師,問道:“老朋友,你看到他剛才的表現了嗎?”

“是的,我看到了,他的表現簡直不可思議。”

安德魯看向正在跟理查德商量去掉UTM套件,換成實彈再進行拍攝的張銳,點頭回答道:“就在剛才,我差點以為能完成了,只可惜,就差最後幾秒鐘。”

“是的,就差最後幾秒鐘。”

卡隆也是無比可惜的嘆了口氣。

“所以,你打算補拍最後的幾個鏡頭嗎?”安德魯對卡隆問道。

“雖然透過補拍,我們可以完成這次拍攝。”

卡隆回答說道:“但是我們有更好的完成方式,不是嗎?這也是你跟我一直在期待的。”

“沒錯。”

安德魯煥發出熾熱的光芒,說道:“一鏡到底,我們都在期待一個‘一鏡到底’的作品,現在我看到它出現的可能了。”

一鏡到底,是指拍攝中沒有cut情況,運用一定技巧將作品一次性拍攝完成。

一鏡到底的實現,主要就是兩種方式——表演和拍攝的“硬功夫”,以及後期的修飾。

希區柯克的《奪魂索》是最早呈現“一鏡到底”意識的劇情片。但在當時,限於膠片長度,用單一長鏡頭拍攝電影的願望無法實現,而是由十幾個長鏡頭經後期拼接而成。

《奪魂索》的“一鏡到底”用的就是“後期修飾”的方式進行完成。

所以《奪魂索》並非真正意義上的“一鏡到底”,只是呈現了“一鏡到底”的拍攝意識。

而亞歷山大·索克羅夫在2002年執導的《俄羅斯方舟》,則是完全是以表演和拍攝,完成了“一鏡到底”的攝製,所以《俄羅斯方舟》又被稱為“一鏡到底”的史詩級作品。

對於一個導演,一個攝影師,一個演員來說,如果能完成一部不靠後期修飾的“一鏡到底”作品,相當於是達成了一項職業生涯中的黃金成就。

如果這次廣告能以“一鏡到底”的方式拍攝完成,這對於卡隆和安德魯未來的職業生涯大有裨益。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