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起家,改造大明

第19章 縣試

縣試作為科舉制度中的首場選拔,其考核難度相對較低,監考搜查相對於後面五場,亦不甚嚴苛。

主要側重於驗證考生身份的真實性,確保有聯保為證,並由廩生親自到場具結,證明參加考試者確為考生本人。

考官稽核好楊興的資訊後,就遞給他一個木牌子,由衙役帶著進去。

楊興看了一眼木牌子:“寫著庚辰號。”

科考場地,座北朝南,最南有東西轅門,有一大院,院北為正門,叫龍門。

楊興聽王秀才、楊父等人講,庚辰號好像距離龍門不遠,位置甚好,同時還離茅廁遠。

考棚面北朝南,沒啥太陽,還靠近龍門,說不定真的魚躍龍門,是個好地方。

跟著衙役來著考試的位置看了下四周確認沒問題,就坐下等待考試開始。

周邊衙役來回巡查,防止交頭接耳,偷換位置替考。

縣試有五場考試,第一場最重要,要寫兩篇關於四書的文章和一首五言六韻的詩。

題目、詩和文章的寫法都有規定格式,整卷加起來不能超過七百字。

第二場考試叫招覆,也叫初覆。內容包括寫一篇關於四書的文章,還有一篇關於性理論或孝經的論述,以及默寫大約一百字的“聖諭廣訓”,要求不能寫錯或改動。

第三場考試叫做再覆,需要寫一篇關於四書或經文的文章,再寫一篇律賦,還有一首五言八韻的詩。

另外,還要默寫之前考過的“聖諭廣訓”的前兩句,不能出錯。

前面三場能過,到第四五場基本就沒什麼難度,只要不寫錯字,弄亂考卷,基本上都能過縣試。

楊興謹記楊父和王秀才的囑咐,先在桌上攤開筆黑紙硯,等待題目下發。

考生陸陸續續就坐後,不久便有衙役來放題,認真審完考題,楊興嚇了一跳。

“這這......自己竟然做過,被自己出題猜中了。”

第一題是《論語》,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第二題是《大學》:“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

這都能讓自己猜中兩道題,看來自己運氣很好啊!

楊興深吸一口氣,閉上眼睛回憶起之前所做內容,不到半刻鐘,就動手在紙上把所記內容寫在草稿上。

先寫一遍草稿,再仔細斟酌後正式抄錄在答卷之中。

時間在緊張而嚴肅的考場中,不知不覺就悄然流逝。

當正午的太陽斜射到腳下,肚子咕咕聲傳來,楊興才放下筆。

看著面前已經做完一大半的試卷,抬頭看了天空中的太陽,扭一扭脖子伸直身體放鬆下。

將寫好的答案放在桌子一側,用鎮尺壓住,防止刮跑搞爛。

然後從籃子裡取出豬肉包子和熱湯吃起午飯,邊吃邊思考剩下的題目如何書寫。

經過上午高強度的考試,身體消耗大量的能量,吃飽喝足之後,睏意襲來。

不管是前世還是今世,都養成了午休習慣。

北方二月天還是有點小冷,楊興從籃子取出一件小棉被蓋在身上,就趴在桌子上午休起來。

周邊考棚幾人不經意的抬頭聞著空氣中的香味,看見楊興吃著豬肉包子和熱湯,還睡起午覺。

心裡只想罵人,嗤之以鼻:“這小子哪是來考試的,還有心思吃上大肉包,居然還睡起覺,呸,丟人現眼!”

“朽木不可雕也,我輩恥辱。”

當然,也有考生羨慕起楊興,能舒舒服服的參加考試,勇氣可嘉,我輩楷模,此子我等學不了,還是老老實實繼續做題。

楊興睡了半個多時辰後,揉了揉眼伸直身體放鬆,從鎮尺下拿出試卷繼續把剩下題目完成。

精神充足之後,楊興書寫速度也逐漸變快,行雲流水,不知不覺之中這一天悄然過去。

太陽緩緩落下之時,陸陸續續有考生停筆跟著衙役走出考棚,交卷離場。

楊興最後認真檢查完答案後,也跟著大家一起走出考場。

對面考棚還沒有交卷的考生,看著楊興交卷走出考場,嗤之以鼻,真是我輩恥辱,然後繼續低頭寫著試卷。

楊興走出考場外,全是等待考生的家人,只能擠著走出人群,尋找著楊父。

看到楊東、楊猛三人揮舞著雙手,連忙走過去會合。

看著大家都考完出來後,往小院走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